当前位置:风湿性心肌炎 > 治疗医院 > 临床每天多刷题,上岸就有你第60期 >
临床每天多刷题,上岸就有你第60期
1、我国胰腺炎最常见病因
A、胆道疾病
B、过量饮酒
C、暴饮暴食
D、高脂血症
E、十二指肠液反流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胆道疾病是我国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A对),过量饮酒为国外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B错)。暴饮暴食,进食荤食是胰腺炎发病的诱因(C错)。高脂血症和十二指肠液返流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有关,但并不是我国胰腺炎发病的主要原因(DE错)。
2、男,45岁。进食高脂餐并饮酒后上腹持续疼痛8小时,呕吐2次后疼痛无缓解。查体:T37.8°C,上腹偏左压痛、反跳痛阳性。如需使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选择的最佳配伍是甲硝唑和
A、阿奇霉素
B、克林霉素
C、环丙沙星
D、头孢拉啶
E、青霉素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综合患者的病史、查体,可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胰腺感染后,应选择针对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并能透过血胰屏障的抗生素,常用的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C对)、氧氟沙星等或第三代头孢类药物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联合抗厌氧菌的甲硝唑治疗。阿奇霉素(A错)为第二代大环内酯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及生殖道感染。克林霉素(B错)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主要针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感染的治疗。头孢拉啶(D错)为第一代头孢类药物,饮酒后不能服用头孢类,会加重肝损害。青霉素(E错)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针对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治疗。
3、血清淀粉酶水平是临床上诊断和监测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其升高的高峰一般出现在发病后
A、4小时
B、4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8小时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在发病数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4到5天后逐渐降至正常”(D对)。
4、男性,55岁。巩膜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2月余,胆囊肿大呈圆形,可推动,无触压痛。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胆囊癌
B、急性胆囊炎
C、胆囊结石
D、急性病毒性肝炎
E、胰头癌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中年男性患者,巩膜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2月余(进行性加重的黄疸为胰头癌的典型症状),胆囊肿大呈圆形、可推动、无触压痛。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首先考虑的疾病是胰头癌(E对)。胆囊癌(A错)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急性胆囊炎(B错)胆囊肿大呈囊性,并有明显压痛;胆囊结石(C错)通常是在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睡眠中改变体位时发生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或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并向右肩背部放射,一般不会出现巩膜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急性病毒性肝炎(D错)主要表现为黄疸、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不会出现胆囊肿大、可推动、无触压痛的体征。
5、克罗恩病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査方法是
A、腹部B超
B、腹部CT
C、粪便潜血检查
D、胃镜
E、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胃肠钡剂造影能较好地显示胃肠黏膜形态,可见肠黏膜皱襞粗乱、纵行性溃疡或裂沟、鹅卵石征、假息肉、多发性狭窄或肠壁僵硬、瘘管形成等典型征象,由于本题答案选项无结肠镜,故最佳答案为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E对)。腹部B超(A错)、腹部CT(B错)虽可显示肠壁增厚、腹腔或盆腔脓肿、包块等,而有助于克罗恩病的诊断,但不能观察胃黏膜形态,对诊断克罗恩病不是最有意义的检査方法。粪便潜血检查(C错)用于了解消化道有无出血,对克罗恩病诊断无意义。胃镜(D错)主要用于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克罗恩病主要位于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胃镜对克罗恩病诊断意义不大。
6、肠结核最好发的部位是
A、直肠乙状结肠
B、降结肠
C、横结肠
D、升结肠
E、回盲部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肠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该菌易侵犯淋巴组织,而回盲部淋巴组织丰富,并且含有结核杆菌的肠内容物在回盲部停留较久,增加了局部黏膜的感染机会,所以肠结核最好发的部位是回盲部(E对),而直肠、乙状结肠(溃疡性结肠炎的好发部位)(A错)、降结肠(B错)、横结肠(C错)及升结肠(D错)等部位的肠结核发病率较低。
7、下列不适用于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情况,哪种除外
A、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B、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C、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D、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E、快速心房颤动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房室传导阻滞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应慎用洋地黄,以防洋地黄中毒加重病情(ABCD错),出现快速心房颤动时,应用洋地黄和抗血小板药物,通常经上述治疗后,24~48小时内可恢复(E对)。
8、男,65岁,间歇黑曚伴活动后胸闷、乏力4年,近1个月黑曚次数明显增多。查体:颈静脉无怒张,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61次/分,心律不齐,下肢无水肿,心电图出现长、短不一的长PP间期,且与短PP间期不呈倍数关系,最长PP间期3.6秒,未见室性逸搏,首选治疗方式
A、起搏器
B、食管调搏
C、介入治疗
D、导管射频消融
E、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患者有间歇性黑矇,心电图出现长、短不一的长PP间期,且与短PP间期不呈倍数关系,最长PP间期超过3s,未见室性逸搏,考虑诊断为窦性停搏,患者有黑矇,胸闷等症状,考虑安装起搏器治疗(A对)。经食管导联心电图。能很好地显示P波,对区别房性与室性心动过速,极为有用(B错)。介入治疗多为治疗血管和肿瘤性方面的疾病(C错)。
9、亚急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是
A、草绿色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EB病毒
D、巨细胞病毒
E、柯萨奇B组病毒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草绿色链球菌是亚急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A对)。急性心内膜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B错)。EB病毒感染常见于鼻咽癌(C错)。柯萨奇B组病毒是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致病微生物(E错)。
10、男,33岁。活动时气短心前区疼痛1年。查体:BP/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8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超声心动图示舒张期间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1.5。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高血压性心脏损害
B、风湿性心脏病
C、病毒性心肌炎
D、肥厚型心肌病
E、扩张型心肌病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肥厚型心肌病(D对)。高血压性心脏损害(A错)多见于老年人,为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心脏并发症,并无胸骨左缘第3~4肋间的杂音。风湿性心脏病(B错)患者多有风湿热病史,且多在年幼时发病,并伴有相应瓣膜区的改变。急性病毒性心肌炎(P)(C错)患者发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感和肌肉酸痛等。扩张型心肌病(E错)临床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典型表现为左室扩大,流出道增宽,室壁运动普遍减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