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脏病日用ldquo心rdqu

北京雀斑的最好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3926055703496631&wfr=spider&for=pc

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年全世界有多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人口总数的31%,预计到年全球主要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将达到万人。

心脏病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或结构缺陷引起的疾病,是所有心脏病的统称,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由于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碍或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解剖结构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在胎儿属正常)的情形,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尽管病因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房间隔、室间隔、房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先天性瓣膜病等,少数患者也会因为先天性免疫系统异常所致。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绝大多数患者如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完全恢复正常,不仅不会影响生长发育,还能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后天性心脏病是指相关疾病或者药物不良反应,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所致,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脏肿瘤、血管病变等。

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心脏疾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发病早于女性,且近年来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那什么是冠心病呢?

一、什么是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

二、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1、胸痛是冠心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疼痛从胸骨后或心前区开始,向上放射至左肩、臂,甚至小指和无名指,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胸痛放散的部位也可涉及颈部、下颌、牙齿、腹部等。胸痛也可出现在安静状态下或夜间,由冠脉痉挛所致,也称变异型心绞痛。如胸痛性质发生变化,如新近出现的进行性胸痛,痛阈逐步下降,以至稍事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甚至休息或熟睡时亦可发作。疼痛逐渐加剧、变频,持续时间延长,祛除诱因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此时往往怀疑不稳定心绞痛。发生心肌梗死时胸痛剧烈,持续时间长(常常超过半小时),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并可有恶心、呕吐、出汗、发热,甚至发绀、血压下降、休克、心衰。

2、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患者的症状并不典型,仅仅表现为心前区不适、心悸或乏力,或以胃肠道症状为主。

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除了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饮酒等等传统危险因素[1]。但随着医学的发展,与冠心病有着显著相关性的新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血脂有关成分、代谢相关因子、炎性相关因子、基因多态性和心理因素等[2]。因此,了解冠心病的新旧危险因素有助于更好的防治。

1、传统危险因素

1.1年龄和性别:年龄和性别作为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已证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美国心血管更健康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显示:年龄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与治疗效果呈负相关,性别不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亦不同。

1.2高血压:它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全国高血压患者数将近3亿,约有20%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40岁以下的人群男性患高血压的增长速度高于女性,而45岁以上的群体女性患病增长速度则高于男性。有研究显示,随着血压的升高心血管疾病危险度将增加52%,其中冠心病发病危险增加44%。

1.3糖尿病:它不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病变弥漫复杂、预后差。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风险与血糖值的高低成正比。

1.4血脂异常:它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会显著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

1.5肥胖:有研究结果证实,肥胖或超重与心血管的发病率成正相关。通过限制热量摄入、增加体力活动等方式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甚至可减少全因死亡。

1.6吸烟: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吸烟量、吸烟时间成正比。吸烟人群发生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是不吸烟人群的1.75倍和1.21倍。

1.7饮酒: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其中,红酒、啤酒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J型曲线关系,而烈性酒未见与其相关性(J型曲线关系指适量时发病风险最低,过量时发病风险增加)。

2、新危险因素

2.1血脂有关成分:相关指南指出,要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还是应该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指标为目标。而近来大量研究提出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作为胰岛素抵抗的标志,同样能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研究发现高TG/HDL-C是冠心病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当比值大于3.8时,预测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为71%,特异性为68%。TG/HDL-C比值可能是糖尿病、吸烟、支架直径小等支架内再狭窄的良好预测指标。此外,研究还发现高TG和低HDL-C比单纯低LDL-C对缺血性心脏病有更好的预测价值,高TG/HDL-C比值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性高于包括LDL-C在内的其他血脂值。

2.2代谢相关因子:相关研究显示,尽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不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HCY可通过与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如男性、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等)协同作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另有研究发现血清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2.3炎性相关因子:近年来,许多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升高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同时也发现IL-6水平与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等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关。此外,在一项心梗的前瞻性研究中提出白细胞介素-18(IL-18)是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其临床价值要高于IL-6等炎性介质。

2.4基因多态性:一项关于汉族冠心病患者的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等位基因是冠心病的风险基因,携带基因型的中国汉族人冠心病患病风险高于基因型者。此外,该研究还发现,FTOrs位点携带G等位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的冠心病易感性相关,rs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易感基因。而LEPrsA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

2.5心理因素: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外界环境对心理产生的压力日趋严重,焦虑情绪逐渐普遍化。焦虑人群死于心脏病的风险几乎与其他危险因素相比高近一半的几率。焦虑似乎是冠心病和心脏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心理焦虑抑郁会显著增加冠心病和心脏死亡的风险。研究表示冠心病患者神经质的敏感性、易怒性和敌对性是其负面情绪的重要心理特征。

因此,除了一些不可控因素之外我们需要通过健康的饮食习惯、多运动、戒烟戒酒、保持心情舒畅等来预防冠心病。

END

长期招聘抗衰老医生(全职、兼职、实习均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ikx.com/wazz/14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