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湿性心肌炎 > 疾病治疗 > 感冒之后,我们能干些什么 >
感冒之后,我们能干些什么
决定写这篇文章,主要是因为近期接诊了很多感冒患儿,身边很多亲戚朋友的孩子也纷纷感冒,很多家长都在向我咨询各种相关问题。每年一度的流感季就这么来了,短期内中招的小孩也会越来越多,我索性就将出现较多的问题整理出来,一是方便各位家长查阅,二是免我逐一回答之苦。毕竟我是一个热衷于写学术文章的人,能下决心写点医学指导的科普文章也算不易吧。
小儿感冒一旦发热,家长便心急如焚、手足无措,但是退烧以后也不见得就拨云见日,事实上退烧以后出现的很多症状才是家长“噩梦”的开始。我便从“发热”以及“退热后”两个阶段给出一些具实际指导意义的建议。
一、发热
发热,仅仅是一个症状表现。
对于这一症状,最应该建议的是“及时就医”。尽管我也希望能给出一些让您省事省心的建议,但是遗憾的是,及时就医真的非常重要。因为发热这一症状会出现在很多疾病的初期,各系统的感染,如脑炎、心肌炎、胃肠炎、肝炎;风湿性疾病,如红斑狼疮、川崎病;恶性肿瘤,如白血病等等,感冒等呼吸道感染之是发热性疾病中的一小部分。这些疾病之中不乏发病凶险危及生命者,对于没有医学专业素养的普通家长来说是无法判断的,有的疾病即便是专业的医生也需要借助多种手段才能确诊。所以各位家长在小孩出现发热症状,尤其是突发高热时,应当及时就医,不要排斥必要的检查手段。
可能对于发热的建议会令人失望,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交给专业人员处理就是规避风险的最佳选择。这部分也不是本文的重点,重点在于退热后的部分。
二、退热后
一些家长觉得小孩退烧了就应该松一口气了,但很多时候退烧并不意味着疾病的结束,患儿在退烧后会出现咳嗽、清嗓子、二次发热、乏力、没食欲、便秘,甚至紫癜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容易缠绵难愈,一方面家长担心疾病又会卷土重来,另一方面这些症状确确实实影响生活质量。虽然发热退去,但实为家长“噩梦”的开始。
其实经治疗退烧后,家长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甚至阻止这些症状的出现。下面我将进行通俗的讲解,为了简单明了的说明问题,会将中西医的知识混杂一起,实用是第一目的,就不求学术性和严谨性了。
1.咳嗽
咳嗽是退热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有着不同情况的。我们可以按照痰液的有无进行分类。
无痰的咳嗽,多数是因为感冒发热过程中损耗了人体的津液而导致的,其伴随症状主要有咽痒,唇干,口干,欲饮水,饮水后干咳缓解。此种情况下,及时补充津液很重要。家长可以让患儿多喝白米粥,适当吃梨与百合,以生津润肺止咳,以加速疾病恢复。
有痰的咳嗽又以痰色分为两种,一为黄绿色痰,一为清稀白痰。痰的存在是影响咳嗽恢复的一大障碍,无论有什么样的痰,都应该避免让患儿食用奶油、巧克力、乳酪、糖果等滋腻生痰之品。
黄绿色痰多为痰热,小儿多伴见颧红、唇红,身热手足热,多汗,甚至胸憋闷,喜寒凉的症状。此时除了忌食滋腻生痰之品外,尤其忌讳辛辣温热之品,要防止因害怕患儿再次感冒而过度保暖导致痰热更甚。复方鲜竹沥液可以用于治疗此种咳嗽。
而清稀白痰者多为肺气虚寒、痰饮内停。小儿多见畏寒,于寒凉处咳嗽加重甚至喘憋,肢凉,唇淡,面色白等。此时除了忌食滋腻生痰之品外,寒凉属性的食物如梨、百合、虾蟹、海鲜、冷饮等亦不可予食。通宣理肺口服液及小青龙颗粒可用于此类咳嗽。
2.清嗓子
相对咳嗽来说,清嗓子的症状不会让家长那么抓狂。清嗓子常见的原因有咽部干燥、咽部痰湿阻滞以及余邪未清。
咽部干燥者,通常会伴见口干、唇干,欲饮水,饮水后症状缓解,与干燥无痰的咳嗽类似,补充津液非常重要,我们同样可以用白米粥、梨、百合等物以生津。但不同的是,要让小孩避免嘶叫,过多的言语以及过度的用嗓会加重这种清嗓子的症状,且不利于恢复。
咽部痰湿阻滞者,常常会伴有咽部异物感,有时候会嗽出痰液,喝水不会缓解,甚至加重症状。此时一定避免食用肉、奶、巧克力、乳酪、糖果、油炸食品等助痰生湿之品,而应清淡饮食。症状较重者应当及时就诊。
余邪未清者,顾名思义就是外感邪气尚未退净,虽然此时发热已经退去,但是感冒的相关症状或多或少还存在,所以主要还应继续以针对外感治疗为主,久不见好及症状加重者也当及时就诊。
3.二次发热
所谓二次发热就是在退热后再次出现发热症状,其常见原因有“食复”、流感后双峰热、某些特殊疾病等。
“食复”是一个中医名词,指的是感冒刚好,因食肉类等高热量食物导致再次发热咳嗽等情况。“食复”在临床上可谓多见,因其有明确的诱因也较容易识别。“食复”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在此提起,旨在提醒各位患儿家长千万不要因心疼小儿而在其感冒初愈时“进补”,应当愈后清淡饮食数日,再予以正常餐食。一个感冒发烧而已,补是没必要的。
流感后是可能出现双峰热的,基本上是退烧后二十四小时后再次发热一天。虽然体温会再次升高,但是患儿的整体情况会逐渐好转,这种情况是没有什么大的问题的,不需要我们过多处理,只用观察就行,通常体温会很快退下来的。
但是如果流感后再次发热,患儿的精神、食欲以及各方面体征都呈现不好的态势,这就应当引起家长的重视了。出现这种不好态势的原因可能是某些特殊疾病,这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诊断治疗的,家长能做的就是及时带患儿就医。
4.乏力、无食欲
发热是会消耗大量能量的,尤其是经历了高热或者数日发热的患儿,在退热后出现乏力和食欲不振是很正常的。所以家长见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过分紧张,万不能觉得患儿“虚了”而进补,容易引起“食复”而适得其反。而应该予以患儿清单饮食,保证基本营养即可,对于乏力纳呆明显者建议中医调理以助恢复。
然而,出现乏力昏睡、意识障碍,此非佳兆,应当及时就医。总的来说,患儿整体状态渐佳者,一般无大碍,适当调养即可。
5.便秘
便秘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症状。我在临床上见到很多的感冒发热的患儿都伴有不同程度的便秘,轻者大便干结难下,重者数日不行。大便的通畅与否其实与感冒的恢复有着密切的关系,简单来说,大便通畅有利于退热、大便通畅有利于感冒后遗症的恢复。
在中医看来,一些发热属于阳明腑实证,或者兼见阳明腑实证,通便是治疗这类发热的直接方法。有的患儿在热退后,大便仍然不通,久之大便结热于肠,易导致再次发热、咳嗽甚至腹痛等症。
所以家长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