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能引起心衰

年,我国35~74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2%。

  *高血压病人发生心衰的危险是无高血压者的3倍以上。血压水平越高,心衰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病人年龄越轻,罹患心衰的危险性也越大。

  *50%以上的心衰病人合并高血压。

  *心超检查有利于心衰的早期诊治。

  大多数高血压病人都知道,高血压如果控制不良会导致卒中。与此同时,高血压也是心力衰竭的第一重要病因,对此知道的人可能不多。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和恶化过程中,高血压扮演了罪魁祸首的角色。因为高血压可直接引起心脏泵血阻力增加,导致左心室肥厚和扩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同时,高血压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可引发冠心病,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严重者发生心肌梗死,使大量心肌细胞坏死,心脏收缩功能显著降低,最终出现心力衰竭。

  研究表明,心力衰竭病人的死亡率是同年龄普通人群的4~8倍,且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成倍增加,这一切都与高血压息息相关。血压水平越高,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随之大大增加,血压水平超过/95毫米汞柱的高血压病人,今后10年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是血压低于/90毫米汞柱者的4~7倍以上。高血压病人年龄越轻,罹患心力衰竭的危险性越大。

  高血压病人长期稳定地控制血压,除了能减少冠心病和卒中的发生外,还可大大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病率。研究表明,与血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病人相比,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病人(血压降低到小于/90毫米汞柱并长期维持)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减少50%以上。因此,控制血压对防治心力衰竭至关重要。

  但已证实,体重超重、摄盐过多、饮酒过量、遗传因素、缺乏运动以及合并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可使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大大增加。因此,坚持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减轻10%体重,将每日的食盐摄入量限制在6克以下,增加有氧运动,调节心理平衡和缓解环境压力等,可大大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从而降低心力衰竭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在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可使98%以上的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水平得到良好和长期的控制。目前,很多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也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但是,这些药物同时也可能导致不良事件,因此,须在医生指导和监测下使用。同时,还应注意控制血糖,纠正糖耐量异常,应用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另外,早发现、早干预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衰最为关键,心室肥厚是高血压损害心脏的主要表现,高血压病人应定期进行心超检查,以利于心衰的早期诊治。

血压高症状有哪些表现?高血压症状表现:

  1、枕后头胀痛:高血压的机械作用会让血管扩张变得十分异常,会不停地刺激动脉壁痛觉感受器,这样头就会感觉疼了。

  2、阵发性眩晕:中医把高血压归属于“眩晕”,这就比较形象地概括了高血压发作的时候主要的症状是以头晕、眼花为主,主要原因还是高血压的人长期血压数值降不下来,导致血管弹性变得很差,血管壁非常薄,加上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到血流通畅。人就会处于缺氧的状态,最后引发眩晕。

  3、肢体麻木:高血压患者还会因为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或者动脉硬化的原因引起肢体局部供血不足,引起脑血管异常,肢体麻木感就出现了。

  4、胸闷不舒畅:如果高血压患者长期保持血压在一个很高的状态,总是会感觉疲惫不堪,使得左心室扩张或者心肌肥厚,进而出现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情况,如此恶性循环下去,胸闷、呼吸困难的不适症状就出现了。

  5、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早期多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因颇令人苦恼,故常成为促使病人就诊的原因之一,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近期记忆减退,常很难记住近期的事情,而对过去的事如童年时代的事情却记忆犹新。

  血压高症状有哪些表现?希望上面文章中这么详细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对高血压的症状表现有深入的了解,并且把这些症状记住,发现自己有这些症状出现后立马去接受降压治疗,避免一些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降血压,不是目的,血压降下去,一停药,血压还会升上来,只有解决运血通道的阻滞与障碍,以及气血不足的问题,高血压才能痊愈。

高血压患者:普遍阴虚火旺,气血不足。降压西药,不具备滋阴补肾、清热降火、补气养血作用,所以,高血压患者,吃辈子降压西药,也无法治愈高血压。

内含原花青素、SOD酶、VC、皂甙、多糖、黄酮等成分,具有清(清除甘油三酯、自由基等血管垃圾)、补(补气血,补肝肾)、降(降血脂、降火、降血压),三效合一,彻底消除高血压致病根源。一般高血压患者,服用2-3盒参杞压片,高血压即可恢复正常,从此,不再服用降压西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ikx.com/wadwh/1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