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急救知识下篇

第一讲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PR)定义:

心肺复苏技术:是用于呼吸和心跳突然停止,意识丧失病人的一种现场急救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来向患(伤)者提供最低限度的脑供血。

(一)心跳呼吸停止的原因

1、各种器质性心血管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肺源性心脏病等。

2、各种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电击、严重创伤、大出血、气道梗塞、中毒等。

3、其他:手术及麻醉意外、诊断或治疗性操作失误或意外、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等。

(二)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

1、心跳呼吸骤停的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眼球固定、脸色苍白、发绀等。

2、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先\检查患(伤)者有无呼吸,同时应注意心脏是否停跳,大动脉搏动是否存在。一旦发现患(伤)者心跳停止,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切记不要等待医务人员或其他人员的到来,也不要等待作什么检查,否则将丧失抢救时机。

复苏开始得越早,抢救效果越好,用“时间就是生命”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如果人的心跳停止超过6分钟,就会出现脑死亡,以后即使心跳呼吸恢复,也成了植物人。一般来说,在心跳停止4分钟之内开始初期复苏,8分钟内开始后期抢救,这样的病人恢复率最高。所以,在遇到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时,首先应该拨打请求援助,在等待的过程中抓紧时间进行现场的初期复苏。

(三)心肺复苏术的步骤

?A-ailway

?B-breathing

?C-circulation

根据年国际CPR与ECC指南,在决定行胸外按压前,要先检查生命体征:如呼吸、咳嗽(反射)或对刺激的反应,无需检查是否有脉搏。对于你们来说,我们认为在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上,最重要也是最容易掌握是:意识丧失、呼唤及拍动肩部患者无反应,同时没有呼吸。

A、开放气道(Airway)

患者无反应/无意识时,肌张力下降,舌体和会厌可能把咽喉部阻塞,加上可能存在的分泌物等,产生气道阻塞。

徒手开放气道(Airway)

(1)仰头抬颏法

  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用手掌把额头用力向后推,使头部向后仰。

另一只手的手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使舌离开咽喉部,气道开放。

此手法可导致颈部后仰,在无颈部创伤使用。

(2)托颌法

把手放置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握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

此法效果肯定,但费力,也有一定技术难度。

对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患者,此法更安全。

清洁气道(Airway)

如果患者假牙松动,应取下,以防脱落阻塞气道。同时清除患者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

B、人工呼吸(Breathing)

常用人工呼吸方式:

(1)口对口呼吸

(2)口对鼻呼吸

(3)口对气管套管呼吸

(4)球囊面罩通气

囊面罩可提供正压通气,一般球囊充气容量较大,足以使肺充分膨胀。急救中挤压气囊可出现漏气,故单人复苏时易出现通气不足。双人复苏时效果较好。双人操作时,一人压紧面罩,一人挤压皮囊通气。

C、rculation(人工循环)

胸外按压是在胸骨下段提供一系列压力,这种压力通过增加胸内压或直接挤压心脏产生血液流动,可为脑和其它重要器官供血、供氧。

胸外按压技术:

a.用手指按压在患者近侧的胸廓下缘;

b.手指向中线滑动,找到肋骨与胸骨连接处;

c.将手掌贴在患者胸骨的下半部,另一手掌重叠放在这只手背上,不要按压剑突。

d.无论手指是伸直,还是交叉在一起,都不应离开胸壁。

?部位:胸骨中线下1/2处。

?双臂绷直,肘关节不得弯曲。

?双臂形成一直线,与患者胸部垂直,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往下压。

?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部,放松不离位。

?频率:次/min(9秒钟内完成15次)。

?深度:胸骨下陷4~5cm。

?每次按压应都能触摸到颈动脉搏动。

B与C反复交替进行,胸部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15:2。

?▲错误1:肘部弯曲;

?▲错误2:手掌交叉。

?

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面色转为红润。

?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恢复。

?昏迷变浅,出现各种反射。

?人体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

终止心肺复苏术的条件:

1、已恢复自主的呼吸和脉搏;

2、有医务人到场;

3、操作者已筋疲力尽而无法再施行心肺复苏术;

4、心肺复苏术持续一小时之后,患(伤)者瞳孔散大固定,心电活动、呼吸不恢复,表示脑及心脏死亡。

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新指南: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加入你不愿意做口对口通气,则应立刻开始胸外心脏按压。现有资料证明,及时单做胸外心脏按压,其预后要比完全没有CPR好得多。

新指南:

如果你愿意做口对口通气,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例为15:2,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次/分。

第二讲止血的正确方法

外伤引起出血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因此,我们应学会简易的止血和包扎,以免引起不应有的严重后果。

出血是创伤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成年人出血量超过—0毫升就可引起休克,危及生命。因此,止血是抢救出血伤员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对挽救伤员生命具有特殊意义。

六种有效止血方法:

A、一般止血法:针对小的创口出血。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消毒患部,然后覆盖多层消毒纱布用绷带扎紧包扎。注意:如果患部有较多毛发,在处理时应剪、剃去毛发。

B、指压止血法:只适用于头面颈部及四肢的动脉出血急救,注意压迫时间不能过长。

▲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颌耳屏上前方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头颈部出血:四个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免造成脑缺血坏死。压迫时间也不能太久,以免造成危险。

▲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四个手指对准上臂中段内侧压迫肱动脉。

▲手掌出血:将患肢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的尺、挠动脉。

▲大腿出血:在腹股沟中稍下方,用双手拇指向后用力压股动脉。

▲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颈后动脉。

C、屈肢加垫止血法: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膝窝内放以纱布垫、棉花团或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作8字型固定。但骨折或关节脱位者不能使用。

D、橡皮止血带止血:常用的止血带是三尺左右长的橡皮管。方法是:掌心向上,止血带一端由虎口拿住,一手拉紧,绕肢体2圈,中、食两指将止血带的末端夹住,顺着肢体用力拉下,压住“余头”,以免滑脱。注意使用止血带要加垫,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每隔45分钟放松止血带2—3分钟,松时慢慢用指压法代替。

E、绞紧止血法:把三角巾折成带形,打一个活结,取一根小棒穿在带子外侧绞紧,将绞紧后的小棒插在活结小圈内固定。

F、填塞止血法:将消毒的纱布、棉垫、急救包填塞、压迫在创口内,外用绷带、三角巾包扎,松紧度以达到止血为宜。

第三讲骨折的处理

判断有没有骨折,可用下列几个要点:

(1)身体变形:一般而言,骨折的部位会变形,而且骨骼内引起的出血和骨骼周围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会使该部位肿胀。手脚骨折时会弯曲成字型,形状有时会扭转或变短。骨盆或大腿骨的骨折时,骨折那一脚会变短,且举不起来。

(2)感觉疼痛:虽然外表没有损伤但如有剧烈的疼痛,就一定是骨折了。

(3)手指、手臂不能弯曲,脚不能走路,轻捏患部能感觉出骨头碎了,有时也能听到骨头相触的声音。

骨折分类:

(1)单纯骨折(闭锁性骨折):系骨头折断,但未穿过皮肤与组织。骨折部位还有皮肤、肌肉保护。

(2)复杂骨折(开放性骨折):骨骼折断,并穿过皮肤与肌肉。断裂的骨骼刺穿皮肤。

骨折急救处理:

(1)除非病患有生命危险或出事地点很危险,否则不应搬动患者,应按最初的姿势处理骨折。

(2)若是复杂骨折或有开放性伤口的骨折,应先止血并处理伤口与包扎。

(3)运用夹板固定骨折处。紧急的处理方式,可先用木板、书报、树枝等权充临时夹板,务必先将受伤处的上、下关节固定。

(4)伤肢固定后应抬高,以减少肿胀与不适,并小心而平稳的搬运伤者,不可任意将移位骨骼推回,以减少肌肉、神经、血管等进一步软组织的伤害。

(5)初步处理后迅速送医治疗,通过复位手术,将骨折的断端接合在一起,视情况再以夹板或石膏固定。

肱骨骨折固定:用代用夹板2~3块固定患肢,并用三角巾、布条将其悬吊于颈部。

前臂骨折固定:用两块木板,一块放前臂上,另一块放背面,但其长度要超过肘关节,然后用布带或三角巾捆绑托起。

股骨骨折固定:用木板2块,将大腿小腿一起固定。置于大腿前后两块长达腰部,并将踝关节一起固定,以防这两部位活动引起骨折错位。

三角巾包扎法:操作要领

1.普通头部包扎:先将三角巾底边折叠,把三角巾底边放于前额拉到脑后,相交后先打一半结,再绕至前额打结。

2.风帽式头部包扎:将三角巾顶角和底边中央各打一结成风帽状。顶角放于额前,底边结放在后脑勺下方,包住头部,两角往面部拉紧向外反折包绕下颌。

3.普通面部包扎:将三角巾顶角打一结,适当位置剪孔(眼、鼻处)。打结处放于头顶处,三角巾罩于面部,剪孔处正好露出眼、鼻。三角巾左右两角拉到颈后在前面打结。

4.普通胸部包扎:将三角巾顶角向上,贴于局部,如系左胸受伤,顶角放在右肩上,底边扯到背后在后面打结;再将左角拉到肩部与顶角打结。背部包扎与胸部包扎相同,唯位置机反,结打于胸部。

注意事项:

1.一般家庭没有三角巾,但其在急救时用途较广,应配备。制作很简单,用一米见方的布,从对角线剪开即成。

2.三角巾除上述用法外,还可用于手、足部包扎,还可对脚挫伤进行包扎固定,对不便上绷带的伤口进行包扎和止血。

3.三角巾另一重要用途为悬吊手臂;对已用夹板的手臂桢固定作用;还可对无夹板的伤肢想到夹板固定作用。









































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ikx.com/wazz/5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