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湿性心肌炎 > 疾病护理 > 房颤可导致脑卒中发生天津医大二院 >
房颤可导致脑卒中发生天津医大二院
12月21日下午,由市卫计委、今晚传媒集团主办,市医院协会、市医师协会协办的“百姓健康大讲堂”举办了第七十三期主题为“心房颤动与脑卒中”专场讲座,邀请了医院心脏科主任、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所长李广平教授主讲,并为广大读者提供现场咨询服务。百余名读者参加活动。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以心房不协调活动而导致心房机械功能丧失为特征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年Einthoven发明了心电图机后,Lewis便清楚的记录了房颤发生时形态不一且不整齐的颤动波(f波)。医院心脏科主任李广平表示,房颤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脑卒中、外周血管栓塞、心力衰竭及心肌缺血等,可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最新欧美指南指出,房颤患者的死亡率是普通人的2倍,其导致的心力衰竭是正常人的3倍,脑卒中风险是正常人的2-7倍。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中国房颤的总体患病率为0.65%,美国房颤的患病率为0.4%-1.0%,男性高于女性,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预计欧洲发达国家房颤的患病率将在50年内至少增加2.5%。
房颤增加血栓栓塞风险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可以增加血栓栓塞风险,增加总死亡率。多项研究证实房颤患者发病和死亡风险较窦律患者显著升高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大约有万左右房颤患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然而,房颤的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总体治疗效果尚不十分满意,抗心律失常药物仍是治疗房颤的基础。近年来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成为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的首选治疗。
李主任表示,随机对照试验分析提示,ACEIs和ARBs可以减少心力衰竭和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发生率。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ACEIs和ARBs阻断RAS可逆转心房重构,减轻间质纤维化,使房颤持续时间缩短。此外,ACEIs或ARBs还可能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抗炎、抗氧化及对离子通道的直接作用等途径发挥其抗心律失常作用。一些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ACEIs和ARBs可以预防房颤转复后的复发。一项入选了1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例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应用ACEIs和ARBs可使房颤总体危险下降28%,其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及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获益最大。
多项研究已经发现,CRP、IL-6等炎症因子和房颤的发生与维持相关,房颤心房组织存在炎症反应。他汀、RAS抑制剂对房颤的预防作用与抑制炎症过程有关。炎症标志物CRP可能预测未来房颤的发生、持续、转复成功率和转复后复发及血栓栓塞危险。
警惕脑卒中危险因素
脑卒中给患者和家庭、社会带来的负担显而易见,同时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造成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但是,人们对脑卒中防治的意识还远远不够,觉得脑卒中理自己很远。那么,哪些人容易罹患脑卒中呢?尽管有些人没有我们所说的脑卒中易患危险,仍然可以发生脑卒中,但是脑卒中更容易发生在有明显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哪些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呢?
李主任表示,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高血压与脑卒中有明显相关,高血压的病史长短、血压的升高程度和控制情况等均与脑卒中发生有关。控制高血压是降低脑卒中的首要一环。此外,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肥胖和夜间阵发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等均可能增加脑卒中的患病率。
房颤会导致脑卒中
脑卒中另一个重要的危险就是房颤。房颤是脑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发生率是非房颤人群的5倍,瓣膜性房颤的脑卒中发生率是非房颤人群的20倍。在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病人中,有近20%是由于房颤所致,而相当的一部分房颤导致卒中的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有房颤,当发生脑卒中住院时才发现有房颤。这是因为有些房颤的病人是“阵发性”的房颤,平时并不是房颤,但是一旦发生较长时间的房颤时,就有可能导致房颤卒中。另外一部分房颤病人是无临床症状的房颤。无症状的房颤并不意味着发生房颤卒中的风险较小,反而由于长期被忽视,更容易忽视抗栓治疗,发生卒中的风险往往更大。
李主任表示,房颤发作时心房的电激动频率达到-次/分,心房的机械收缩失效,几乎处于无收缩状态,心房壁无有效活动而近乎静止,心房壁上,特别是左心耳容易形成附壁的血栓。附壁血栓一旦脱落,栓子就会随血流进入体循环而造成循环栓塞。心房栓子跑到哪里,就会造成那里的栓塞,如肾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下肢动脉栓塞等,特别是脑栓塞(脑梗塞)而至脑卒中发生。
防止和降低房颤的脑卒中
李主任表示,房颤患者想有效地防止和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首先应进行复律治疗,包括药物复律和电复律、房颤的射频或冷冻消融术、抗凝治疗等。目前房颤的消融术已经成为房颤的首选治疗选择。已经证实,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可以降低房颤卒中风险,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具有很好的降低卒中风险的作用,而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明显降低了出血风险,减少了反复抽血验凝血酶原时间(INR)带来的不适和不便。对于房颤,尤其是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积极实行房颤的消融治疗,重建窦性心律是防治房颤卒中的重要措施。
来源丨今晚网
编辑丨天津医大二院党政办
经典推荐生宝是大事,您准备好了吗?(欢迎咨询!!!)
雾霾天,拒绝耳鼻喉疾病!!!
注意!天津这两种病进入高发期!传染性强,一定要当心!
天津市提前迎来流感发病高峰卫生部门积极应对远离流感预防最关键(内附流感疫苗接种门诊开诊时间及电话)
聚焦前沿展望未来─天津市泌尿外科研究所成功举办泌尿病理最新进展专题讲座
冬日暖阳——天津医大二院疼痛科解除困扰老战士多年病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