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如何预防看这里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nb.ifeng.com/a/20200114/8061710_0.shtml

近期,多地疾控部门发出了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的提示。随着暑期的到来,高温高湿天气持续,更有利于病原体繁殖,而每年的夏秋季正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据统计,安徽省六月份手足口病报告发病就达到了例。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A71)最为常见。CV-A16引起的手足口病难以区别,EV-A71主要引起手足口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手足口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病儿童可能随着自身体质的改变而自愈,若治疗不及时或疫苗未接种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引发患儿心肌炎、菌性脑膜脑炎、肺水肿无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2。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状通常是发热,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腔溃疡,包括舌头、口腔黏膜和喉咙的溃疡。在手掌、脚底和手指、足趾、臀部、腿部等部位周围可能出现皮疹,看起来像扁平或略微凸起的红点,有时伴有底部有发红区域的水泡。注意水泡中的液体可能含有导致手足口病的病毒。

手足口病发病机制

当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与咽部和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相应的病毒受体结合,其中EV-A71和CV-A16的主要病毒受体为人类清道夫受体B2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等。病毒和受体结合后经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浆内脱衣壳、转录、组装成病毒颗粒。肠道病毒主要在扁桃体、咽部和肠道的淋巴结大量复制后释放入血液,可进一步播散到皮肤及黏膜、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脏、肝脏、胰脏、肾上腺等,引起相应组织和器官发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相应的临床表现。少数病例因神经系统受累导致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及IL-10、IL-13、IFN-γ等炎性介质大量释放引起心肺衰竭。

神经源性肺水肿及循环衰竭是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主要死因,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神经、体液和生物活性因子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患者通常在生病的第一周最具传染性。如果患有手足口病,病毒可存在于他们的鼻子和喉咙分泌物、水疱分泌液体、粪便中,常见的传播方式为以下三种。

接触传播: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口水、唾液、水泡液、粪便等。此外,触摸带有病毒的物体和表面,如门把手或玩具,然后触摸眼睛、鼻子或嘴巴也可能导致感染。

空气飞沫传播:当手足口病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到周围环境,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可能会感染病毒。

粪-口传播:手足口病病毒可以通过粪口传播,当接触到感染者的粪便后,没有及时正确洗手则可能感染该病毒或者传播给其他人。

手足口病的预防

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

接种疫苗

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医院感染控制

医疗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预检分诊,应当有专门诊室(台)接诊手足口病疑似病例;接诊手足口病病例时,采取标准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手卫生,加强诊疗区域环境和物品的消毒,选择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溴)消毒剂等进行消毒,75%乙醇和5%来苏对肠道病毒无效3。

医院感染与预防操作规程4

预检分诊

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在儿科门诊设置手足口病专用诊空室或接诊台,尽早分流患儿。

患者管理

1.应采取标准预防+飞沫预防的隔离措施。

2.疑似患者单间隔离。

3.确诊患者应尽量单间隔离;如无法单间隔离,轻症患者可同室安置,重症患者应单间隔离。

4.室外设立隔离标志。

5.患者及陪护家属应注意个人卫生,重点包括手卫生和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

6.患儿应避免接触其他患儿。

防护用品的使用

1.在实施可能接触患者分泌物、排泄物的操作时应戴手套,必要时穿戴隔离衣。

2.当实施可能发生黏膜暴露的操作时应佩戴外科口罩、面罩等防护用品。

3.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4.保洁人员对卫生间进行保洁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手套、医用外科口罩,必要时穿防渗透隔离衣。

5.无论是否佩戴手套,按触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后应立即使用流动水+皂液洗手。

6.含醇类的手清毒剂对肠道病毒无效。

环境和诊疗器械的清洁消毒

1.诊室、病室应保持良好通风,可采取机械通风,也可采用自然通风。

2.增加候诊及就诊等区域物体表面的清洁频次,采用湿式清洁。

3.增加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

4.患儿的玩具等物品应彻底清洁消毒。

5.增加卫生间清洁消毒频次。

疫苗接种

儿童接种EV71疫苗,应对接种后的发病风险或偶合发病的可能性进行充分告知。

文献参考:

1.崔爱利,HiroyukiShimizu,许文波,等.肠道病毒71型的RT-PCR诊断及基因特征[J].病毒学报,,20(2):6.DOI:10./j.issn:-..02..2.刘海南.手足口病流调分析与护理,防控措施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3):3.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年版)[J].传染病信息,,():8-1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第2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ikx.com/wadzz/17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