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湿性心肌炎 > 饮食调理 >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优势和切入点 >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优势和切入点
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众健康和临床问题,有很高的病残率和死亡率。近年来,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的心力衰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虽然,西医治疗心衰已取得可喜的进展,但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纵观目前文献及我科既往研究,中医药治疗可能在以下几方面存在一定优势:
1.整体思维,平衡脏腑阴阳
心衰是由于心脏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减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与心脏、肺、肝脏、肾脏、内分泌、免疫等全身多个器官及系统相互影响,而这些关系往往表现得相当复杂,如何协调心脏与其他器官及系统的关系,是临床经常遇到的难题,此时便常常需要运用整体观念。而在运用整体思维方面,中医药有一定优势。
2.因人制宜,注重个体差异
心衰成因及诱因多样,个体差异非常大,常需要评估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即便是同一个患者,在不同时期,其治疗方案也常常需要改变。这种趋势,实质上正朝着中医辨证论治的方向靠拢。然而,由于西医一贯强调事物的一般性,略于事物的特殊性,故而,在临床实际中,往往忽略了个体差异的存在。并且,在评估患者状态时,西医往往须借助各种检查,一方面造成费用上升,另一方面也存在诸多不便。况且,在我国基层地区,设备配置及人员技术条件又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更使得定期评估患者的存在困难。而中医采用望闻问切,结合天时地气,动态地对每个心衰患者进行评估,因人制宜,采用汤、膏、丸、散等不同剂型进行治疗,还可指导患者采用食疗、外治、艾疗等方法减轻症状、改善体质,存在一定优势。
3.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西医和中医在缓解心衰患者气促、水肿等主要症状效果都很明显。但心衰常常伴有诸多其他症状,如口干口苦、头晕、心悸、乏力、胸闷、腹胀、腰膝酸软等,西药根本无能为力;同时许多心衰患者因忧虑病情而导致抑郁焦虑,出现失眠、精神压抑、出汗等,这些又严重影响了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若以中医药辨治处置,往往更为有效。
4.增强体质,预防心衰复发
感染是心衰复发的最常见诱因,如何预防感染发生,是一个困难而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心衰患者多数年龄较大,生病后容易情绪低落,不敢进行身体锻炼,消化功能减退等等原因,体质弱,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中医历来在调理身体,增强体质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中医认为心病日久,脏腑之气渐衰。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受邪侵。肺主皮毛,而皮毛又是防御外邪的主要屏障。肺气虚,不能宣发卫气外达以卫外,则抵抗差,每易招致外邪而致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通过健运脾气,扶正气,能抗御和清除外邪,同时也可调节和维持机体阴阳平衡以清除内邪,从而消除心衰发作的诱因,调整病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各脏器之功能恢复,预防心衰复发,减少再住院率。难能可贵的是,除了常规的汤药外,中医还可根据不同的季节,教导患者采用食疗、导引、艾灸等多种方法来改善机体的状态。从目前文献来看,补肺益卫、健脾实卫、培元固本等等治法,均有改善人体体质的作用。
5.减少药毒,降低患者死亡
心衰合并利尿剂抵抗、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肺部感染等,由于米力农等血管活性药物增加死亡率、抗生素滥用增加细菌耐药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导致西医治疗效果较差。通过中医药的早期介入,可减少或不用多巴胺、米力农等血管活性药物、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6.讲究配伍,化解西药困惑
中药处方历来讲究君臣佐使,药分四性五味,重视七情和合。一方面,可按照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提高疗效;另一方面,则可以利用药性之间的制衡关系,减少药物毒副反应。对某些服用地高辛容易中毒出现恶心呕吐、服用ACEI容易出现咳嗽、使用利尿剂容易出现低钾低钠等副反应严重的患者,实践证明,有时候应用中医药可有效解决此类难题。
中医药对心衰的治疗有较明显的优势,如何体现中医药的优势,我们认为需从以下方面作为中医药治疗心衰的切入点:
1.分期论治,多手段改善预后
由于心衰的各个阶段证候特征不同,对心衰患者应重视分期辨证论治。急性加重期予以温阳益气,活血利水,迅速缓解心衰症状,控制心衰发作;稳定期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气血,以图增强患者抗病御邪能力,促进组织修复,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衰复发。在心衰患者因急性加重住院时,通过辨证论治,可运用中药针剂和中药汤剂进行治疗。通过辨证论治,可运用中药针剂和中药汤剂进行治疗。而治疗3~7天后,若患者气促肢肿缓解,进入稳定期,此时可通过辨证使用口服中成药和中药汤剂治疗。经10~12天治疗后,一般患者可缓解出院,此时即处于康复期,坚持服用中成药或中药汤剂,辅以中医食疗、中医养生等维持终生治疗,可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再住院率及死亡率。
2.早期介入,解决心衰合并症
对于心衰患者出现利尿剂抵抗、肺部感染、低血压状态、胃肠功能紊乱、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重视中医药的早期介入,重视中医特色治疗,效果理想。
温馨提醒:欢迎医院心病一病区或扫一扫北京白癜风价格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