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菌性肺炎

肺炎通常指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以细菌性肺炎为最常见,大约占肺炎的80%。

一、大叶性肺炎

是主要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病变通常累及肺大叶的全部或大部。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临床起病急,主要症状为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和咳铁锈色痰等。一般经5~10天,体温下降,症状和体征消退。

(1)病因和发病机制

大叶性肺炎90%以上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链球菌存在于正常人鼻咽部,带菌的正常人常是本病的传播源。当受寒、醉酒、疲劳和麻醉时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减弱,机体抵抗力降低,易致细菌侵入肺泡而发病。进入肺泡内的病原菌迅速生长繁殖并引发肺组织的变态反应,导致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升高,浆液和纤维蛋白原大量渗出并与细菌共同通过肺泡间孔或呼吸性细支气管向邻近肺组织蔓延,波及部分或整个肺大叶,而肺大叶之间的蔓延则是经肺叶支气管播散所致。

(2)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大叶性肺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肺泡腔内的纤维素性炎,常发生于单侧肺。

二、小叶性肺炎

是主要由化脓性细菌引起,以肺小叶为病变单位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变常以细支气管为中心,故又称支气管肺炎。主要发生于儿童、体弱老人及久病卧床者。

(1)病因和发病机制

小叶性肺炎大多由细菌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小叶性肺炎的发病常与上述细菌中致病力较弱的菌群有关,它们通常是口腔或上呼吸道内的常驻菌。当患传染病或营养不良、恶病质、昏迷、麻醉和手术后等情况下,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呼吸系统防御功能受损,这些细菌就可能侵入通常无菌的细支气管及末梢肺组织生长繁殖,引起小叶性肺炎。因此,小叶性肺炎常是某些疾病的并发症。

(2)病理变化

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是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肉眼,双肺表面和切面散在分布灰黄、质实病灶,病灶中央常可见病变细支气管的横断面。

(3)临床病理联系

因小叶性肺炎多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其临床症状常被原发疾病所掩盖,但发热、咳嗽和咳痰仍是最常见的症状。支气管黏膜受炎症及渗出物的刺激引起咳嗽,痰液往往为黏液脓性或脓性。因病变常呈小灶性分布,故肺实变体征不明显。

(4)结局和并发症

经及时有效治疗,本病大多可以痊愈。婴幼儿年老体弱者,特别是并发其他严重疾病者,预后大多不良。小叶性肺炎的并发症远较大叶性肺炎多,且危险性也大,较常见的有呼吸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脓毒血症等。

3.军团菌肺炎

是由嗜肺军团杆菌引起的,以肺组织急性纤维素性化脓性炎为病变特点的急性传染病。患者常起病急,病情较严重,除高热伴呼吸道症状外,尚可有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肺脓肿、胸膜炎、心肌炎、呼吸衰竭、肾衰竭、心功能不全等。病死率可高达15%左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ikx.com/wacs/124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