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漳浦一男子吃这道菜中毒

北京皮肤科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85.html

不要吃野生菌!

不要吃野生菌!!

不要吃野生菌!!!

视频来源:医院

蘑菇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材

不仅味道鲜美

而且烹饪方法多种多样

可是有的人吃的蘑菇

是自行采摘或买来的野生蘑菇

然后就出了事

采食野生白蘑菇

男子中毒入院,至今还在治疗中

杨先生是漳浦人,据他的家人介绍,8月9日午饭时,杨先生将其从山上采来的一种白色蘑菇炒着做菜吃。饭后没多久,杨先生就开始出现腹痛、恶心和上吐下泻症状。见此情形,家里人医院。详细询问后,医务人员得知杨先生进食了一种叫致命白毒伞的毒蘑菇,其学名叫致命鹅膏菌,主要含有毒肽和毒伞肽两种巨毒毒素,新鲜时毒素最高,会对人体肝、肾、心脏、肺和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鉴于患者病情危重,医院决定连夜转至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医院进一步治疗。

(在第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病房里,医务人员正在运用血液透析设备,希望尽可能地把患者体内的毒素排出来。)

医院对症采取了洗胃、深静脉置管、导泄、抑酸保胃、抗感染、保肝降酶、去甲升压、抗氧化和补液,以及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综合治疗方法,目前杨先生还在治疗中。

每年这个季节是野生蘑菇生长期

各种野生蘑菇生长旺盛

年年都在讲

到处都有提示

为什么每年还有这么多人中毒?

其中不乏抱有侥幸心理

有人认为

自己每年都会在

同样的地方采摘野生蘑菇

以前都没事

这次应该也没事

有人认为

大家吃了都没事

吃一点应该没事

······

殊不知

就是因为自己的自以为是

每年都有悲剧酿成

毒蘑菇是如何让人中毒的?

为啥很多人会误食毒蘑菇呢?光从味道上是不容易分辨蘑菇是否有毒的,许多有毒野蘑菇生态习性与可食用蘑菇相似,甚至同样味道鲜美。

而且毒蘑菇跟毒蘑菇也不一样,据统计全世界毒蘑菇种类超过种,我国境内至少有种,隶属于39科、属。毒蘑菇分布十分广泛,生长环境多种多样,但多生长在隐秘、潮湿的草原和树林中。

我国的剧毒蘑菇种类。A:灰花纹鹅膏;B:致命鹅膏;C:黄盖鹅膏白色变种;D:拟灰花纹鹅膏;E:淡红鹅膏;F:裂皮鹅膏;G:黄盖鹅膏;H:假褐云斑鹅膏近似种;I:条盖盔孢伞;J:毒沟褶菌;K:亚黑红菇(图片A、B、C、H、I、K引自Chenetal.;图片D、E、F引自Zhangetal.;图片J引自Yangetal.;图片G由张平提供)

图片来源:《年以来有毒蘑菇研究新进展》,作者陈作红

尽管有的野生毒蘑菇种类相对清晰,但绝大多数毒蘑菇的毒素成分尚不清晰。

目前国内外研究比较明确的有鹅膏菌属的毒素成分,从鹅膏菌类分离出的鹅膏毒肽作用于肝脏细胞核,能使细胞迅速坏死,一棵约50克重的毒鹅膏菌或白毒鹅膏菌所含毒素足以毒死一名成年人。

蘑菇中毒会有什么症状?

人如果误食毒蘑菇,轻则反应为胃肠炎中毒或过敏性皮炎,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或面部、手臂红肿,嘴唇因肿胀而翻起并伴有火烧及针剌般痛感,持续数天。重则出现精神错乱。

如误食了含有溶血毒素的毒蘑菇,还会出现急性贫血、肝肾肿大的症状,甚至发展为尿毒症。

还有一些毒蘑菇被误食后,患者会出现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系统麻痹等状况,随后引发器官衰竭。

更糟糕的是,有一些野蘑菇还含有致幻毒素,这是一类吲哚生物碱衍生物,会随着人体血液循环,到达神经系统,激活相关受体,引起神经兴奋作用。

误食含有致幻毒素的野蘑菇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幻觉。如存在于橙鹅黄膏、桔黄裸伞中的蟾蜍素,能使人狂笑不已;误食牛肝菌的患者会出现“小人国幻视症”。

误食各种毒蘑菇后中毒症状可能不同,但严重者都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如何鉴别毒蘑菇?

目前关于野蘑菇毒素的研究尚未完善,已知的毒蘑菇识别方法均存在一定局限性,而民间所谓的“常识”也并不准确。

如颜色艳丽的蘑菇通常被认为是毒蘑菇,但是金顶侧耳、硫磺菌颜色都很鲜艳,却无毒且可食用;还有人认为毒蘑菇味道跟可食用蘑菇不同,具有麻、苦、辣、涩等奇怪的味道,但是白毒伞虽有剧毒,味道却细腻可口。

那些民间流传识别毒蘑菇的方法,你可千万别信!

误区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

可食用蘑菇也有颜色鲜艳的,而毒蘑菇也有颜色朴素的。最"臭名昭著"的毒蘑菇"致命白毒伞"就有光滑挺拔的外形和纯洁朴素的白色,符合传说中无毒蘑菇的形象。但它以极高的致死率成为毒性最强的大型真菌之一。而颜色漂亮的红黄鹅膏,却是美味的食用菌。

误区二:生长在阴暗潮湿或粪便上的蘑菇有毒

因为蘑菇有粪生或腐生。如口蘑生长在草原的羊粪上。而剧毒的鹅膏菌多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地上。

误区三:有辛辣、酸涩、恶腥或其他恶味的蘑菇有毒

许多毒蘑菇都没有明显的特殊气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杏仁或水果味”的说法也毫无依据。当然,气味不好的蘑菇人们一般是不愿采食的。

误区四:虫食或生蛆的蘑菇无毒

很多剧毒蘑菇成熟后常会生蛆或被虫食。如成熟的致命鹅膏常常被虫啃食。即便用致命鹅膏给大小鼠灌胃,大小鼠也不会中毒。因为大小鼠的消化道不吸收鹅膏毒素。

误区五:受伤变色、流汁液的蘑菇有毒

松乳菇、多汁乳菇掰开或划伤后会流出乳汁,美丽牛肝菌受伤断面会变蓝色,却都是美味的食用菌。而许多毒蘑菇受伤断面不会变色或分泌汁液,却是有毒的。如剧毒肉褐鳞环柄菇、有毒蝇鹅膏的断面都不会变色,也不会流汁液。

误区六:与银器、大蒜等同煮可使其变色的蘑菇有毒

“银针验毒”实际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而蘑菇毒素不含硫或硫化物,不能产生颜色变化。大蒜或葱或大米与毒蘑菇同煮也不会变色。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与毒蘑菇同煮变色的物质!

误区七:白醋能使蘑菇汁变色或牛奶能在蘑菇上结块的就是毒蘑菇

真相是白醋遇到碱性物质都可变色;牛奶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都会变性而结块,这与蘑菇是否有毒无关。

误区八:有鳞片、粘液的蘑菇有毒

条盖盔孢伞和亚稀褶红菇都没鳞片、粘液,却有剧毒。而有毛和鳞片的香菇却可以食用。

误区九:高温或油炸可去毒

这种说法也是不靠谱的。许多毒素的化学结构相当稳定,高温或油炸都不易将其破坏。水焯能去掉部分毒素,但不能去除干净,仍然存在中毒的风险。

不摘不买不食

蘑菇中毒表现多样,但无论哪一类型的蘑菇中毒,一旦发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类似医院救治。最好保留或重新采集毒菌的样本或留存医院,有助于确定毒素的种类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切记远离毒蘑菇,对于山上、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采摘。不要在路边摊贩处购买野蘑菇,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野生菌中毒后如何紧急自救?

1、立即拨打医院治疗;

2、及时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导泻处理,可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喉部,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

3、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中毒者反复呕吐发生脱水导致休克;

4、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5、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重要的事再说三遍

不要吃野生菌!

不要吃野生菌!!

不要吃野生菌!!!

-END-

来源:医院、科普中国、闽南日报

主办/漳浦县融媒体中心编校/薛珠玉陈舒婷责编/杨晓芳监制/曾惠龙刘秀芬总监/戴贵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ikx.com/wazz/14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