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春,疫情当前,卫气守护,唤醒阳气调

.2.4星期二

农历:正月十一

庚子年年

戊寅月丁丑日

立春

立春,年2月4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首。

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

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立春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冬春交替之际,温度时冷时热,并不稳定。特别在一年四季并不分明的部分南方城市,因为忽冷忽热的温度,让人以为是几个季节在短时间内交替循环,美其名曰「一日四季」。

经过了一个冬天的蕴藏,万物复苏,我们的身体也需要重新舒展一下,为新的一年储备能量。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春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立春三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1初候,东风解冻

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不曰春,而曰东者,《吕氏春秋》曰:东方属木,木,火母也。然气温,故解冻。

2二候,蛰虫始振

蛰藏也,振动也,密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矣。鲍氏曰,动而未出,至二月乃大惊而走也。

3三候,鱼陟负冰

陟,言积,升也,高也。鱼陟,负冰陟升也。鱼当盛寒伏水底,而遂暖至正月,阳气至则上游而近冰,故曰负。

立春的重要意义

探讨立春,我们从天地运行的位置和频率开始。

先来看这一张天地运行图,刚刚过去的大寒在北方壬癸水的位置,现在到了立春,则处在东方甲乙木起点的位置。这个时候天地间已经开始呈现出一定的生机,与前面的大寒小寒完全不一样了。

立春是干支历24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也叫岁首,在古代,春节实际上是以立春的这一天为标准的,到了近现代我们才把它改成了大年初一,这是表明立春在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依据。

今天仍然沿用立春为岁首的是哪个方面呢?就是我们的属相,属相是以立春作为判定标准的。

太阳到达黄经度时,立春节气就到了,立就是开始,春代表温暖、生长,代表春季。立春反映一年四季的更替,意味着一个新轮回的开始,它还是中国古代立法上多条轴线的共有的交叉点,具有非常独特的意义。

古人对岁首很重视,立春要祭春神、祭太岁,敬天法祖,由此便产生了辞旧布新、迎春祈福等一系列祭祝祈年文化活动。

中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鱼儿上浮。

立春还对应周易里的泰卦、寅月,六十四卦里面有几个卦是特别吉祥的,其中就包括立春对应的泰卦。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这是说的泰卦的德行和代表的品质。

《象辞》说:泰卦的卦象为乾(天)下坤(地)上,地气上升,乾气下降,为地气居于乾气之上之表象,阴阳二气一升一降,互相交合,顺畅通达。

这在中国古人的世界观里是非常好的事情,认为是各自得位,阴阳能够互相迎合,顺畅通达,君主这时要掌握时机,善于裁节调理,以成就天地交合之道,促成天地化生万物之机宜,护佑天下百姓,使他们安居乐业。

立春运气

庚子年五运六气全年中运为金运太过,全年气候偏燥,金太过则克木,导致木弱而生发无力。少阴君火司天,主上半年气候火气偏胜;阳明燥金在泉,主下半年气候燥气偏胜。金运太过之年易伤肺系统和肝系统。

大寒(.01.20)至春分(.03.20)为初之气,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太阳寒水。《内经》云:“地气迁,燥将去,寒乃始,蛰复藏,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民反周密,关节禁固,腰椎痛,炎暑将起,中外疮疡。”初之气,逐渐变寒,且春行冬令,风气、寒气、燥气夹杂,影响肝木之气生发。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立春雨水二节。冬寒之后,春气转温,温者冬时封藏于地下水中的阳热,升出地面,火从水出,其气温和也。立春者,大气的阳热,由沉而升也。雨水者,阳热秋降,地面气冷,露则成霜。阳热春升,地面气温,雨则成水也。此时阳根动摇,小儿即多虚病。

立春养生五大原则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庚子年初之气“寒乃始,水乃冰,霜复降,风乃至,阳气郁”,从之前冬行春令的暖冬,到开春后春行冬令,很有可能出现倒春寒,即使到开春也相对寒冷,肝木生发之力不足,肝气易郁。而春季又恰好是最佳的调肝、养肝的时间。如果春生受阻,肝气不能正常生发,就会“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影响夏季的生长。去年大寒前全年土运不及,暖冬冬季阳气封藏不足,所留下的隐患可能会延续。如脾主清升,脾升不足也会影响开春后肝木生发。

春季万物生发,细菌、病毒也会疯狂生长,立春后的两个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最为关键。《黄帝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反过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自身的正气充足,抵抗力、免疫力、自愈力才会提升,才能够无惧病毒侵袭。宜健脾养肺,补肾疏肝,兼顾疏通心系统。

1早起早睡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

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2防止旧病复发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3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4少吃补品和盐

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

但立春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

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5适当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韭菜虾皮炒鸡蛋是立春时节很好的药膳。韭菜一把洗净、鸡蛋2-3个、虾皮适量。韭菜切小段,鸡蛋破壳后打匀。炒锅上火,植物油烧温热后,放入虾皮煸炒至香。然后倒入打匀的鸡蛋,待鸡蛋炒得稍有固定形状后将韭菜倒入。煸炒一阵后加盐,姜末、味精,再翻炒一阵即可。韭菜辛温发散,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舒畅,鸡蛋养血,这道菜能滋肝养血,生发阳气,适合立春食用。

疫情当前我们怎样增强卫气?

1护阳气,少生病

俗话说的「人活一口气」,这个气指的是阳气,而寒伤阳,如果在春季不注意养护阳气,长此以往,容易出现风湿性关节炎、鼻炎、哮喘、胃病等不适。

因此,立春养生讲究的是「春捂秋冻」。春天如果没有适时、适当多穿一点衣服,就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这是为什么呢?

在经过春节的胡吃海喝后,人体有限的气有相当一部分被「调配」来运化水谷,机体表面用于防御的气就相对减少,这时候就更容易受风邪侵袭,从而出现感冒、发烧、咳嗽、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生病之初不继续控制饮食,或者滥用药、误用药,导致病邪内陷肠道,便极易诱发腹泻、呕吐、腹痛等胃肠炎症状。

因此,春节期间,除了建议饮食均衡,不暴饮暴食,还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注意身体,特别是腹部的保暖。

2肝肾同源与过敏性疾病

立春是肝胆生发起作用的节气,但前提是冬天肾精骨血的收藏,如果冬天的时候没有做到足够的养护,那么到了春天,就很有可能发作一些疾病。

一个是和肝肾有关的疾病,另外一个是小朋友的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说仍然是肝脾肾三脏的问题。

「肝肾同源」的理论源于《内经》。在先天,肝肾共同起源于生殖之精;在后天,肝肾共同受肾所藏的先后天综合之精的充养。

肝肾的结构和功能体系,通过一些相互联系的环节密切相关,所以补肝调肾要紧密结合。

肝与肾都是人体的阴藏,相对于人体的位置来说,它藏得最深。并且藏的是最精微最精华的东西,比如说肝可以藏血,肾可以藏精。当人体出现慢性虚损性疾病的时候,要落实到肝肾两大脏腑去,当然有的时候也会落实到脾脏上去。

对于这样的疾病,治疗的最开始主要是治疗症状,逐渐过渡到培补肝肾,可以达到长期效果。

春天也是儿童过敏症的多发季节,花粉、粉尘、螨虫等,都是诱发因素。过敏性疾病经过中医的观察,大部分都有内外两个因素构成。

从外部来说,是风寒湿三气杂质的侵袭,从内部来说,是身体禀赋不足,比如说脾胃虚寒或者肾气不足,或者体内有淤热,长期地停留在体表,无法化解。

当风寒湿进入到人体的口鼻之后,因为体内禀赋不足,或者体内出现有湿热或者明显的寒湿,导致风寒湿无法正常排除,这个时候就会爆发出来变成过敏症的症状。

3注意辨证治疗

当出现了腹泻、腹痛等症状,可别着急吃止泻药,还应遵循中医的辨证治疗原则。临床上,多见寒湿、湿热、食积、脾虚这4种。

01.寒湿泻:多由于受寒受风,或者进食生冷所致。患者的大便往往不臭,泻出白沫或清水,或伴有腹痛,或肠鸣,或下利清谷。患者往往不喜欢喝水,纳少,手脚发凉,怕冷,出汗少,面色晄白,小便清。

此时,我们可以用药物贴敷,比如小儿脐贴,或者用藿香正气液敷棉球贴肚脐。也可以艾条艾灸神阙、中脘、涌泉等穴位。中成药可以选用理中丸,或胃苓汤加炮姜。

02.湿热泻:体质偏热之人,即使感受寒湿,寒湿也容易随着体质转变成湿热。症见口渴口臭,怕热烦躁,手脚心热,四肢酸楚,骨节痛;患者出汗多,小便黄,大便臭秽,肛门觉热,或伴有腹痛,脉洪数或滑。

这种情况一般就不建议艾灸,可以找专业医生进行推拿。中成药可选葛根芩连片,兼有腹痛的常用黄芩汤或大橘皮汤;口渴但喝水容易吐的,也可以用五苓散。

03.食积泻:食积阻滞肠胃,运化功能失调。出现胸脘胀满,恶食吞酸嗳腐。常用保和丸,鸡内金颗粒或者保济口服液。

04.脾虚泻:如果腹泻了3-4天,大便已从臭秽转至不臭,并见胃口差、乏力、没精神,可以选用参苓白术丸健脾祛湿。或将面粉干炒后,加水熬成面汤,放入少许红糖,温热服用。

如果是选用艾灸、药物贴敷,可以选取天枢、涌泉等穴位。

在这里特别需要提醒大家的,有四点注意事项:

1、疾病错综复杂,上述方药仅供供参考,不可完全不加辨证去套用。

2、切勿一开始就服用蒙脱石散,单纯止泻,不仅没用,反而容易闭门留寇。

3、不要随便服用补液盐!腹泻是一种症状,病毒性心肌炎有时也会出现胃肠炎的症状,如果这时候补液,反而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严重时会引起心脏衰竭,有生命危险。

4、不管是任何问题,哪怕是感冒,也要正确治疗,不要滥用误用清热解毒或者抗生素等药物。

生病了,谁都不好受,还不如防患于未然,平时养护好身体,有了好的基础,第一不容易生病,第二即使生病也容易好。

立春为什么要调顺肝气呢?

立春时节护肝是最有效果的,也是必须要做的,中医学认为,肝主生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称之为“刚脏”,另外,肝在五行中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经过一冬天的寒冷天气,人们不仅穿着厚重,而且屋内也经常开着暖气而燥热,体内势必郁积了许多内火,春季始临,人的肝气亦开始旺盛,排内火,排浊气,畅气血,正式调养肝脏的大好时机。那么如何调养肝脏呢?

1伸懒腰,护肝防衰老,立春后要常做!

护肝最简单的方法是伸懒腰,这是人体自我保健,特别是对肝脏保健的一种条件反射。

因为伸腰展腹,需要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的作用,可以激发肝脏机能,使肝脏得到“锻炼”。

动作要领:伸展时,要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松弛,尽量呼气,效果会更好。老年人经常做这一动作,可增加肌肉、韧带弹性,延缓衰老。

2按太冲穴

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可以敲打、按揉、拉伸肝经;顺着肝经按揉,如果有疼痛点,一定要通过敲打、按揉、艾灸到不痛为止。否则就会肝气不顺。“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也是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每天按摩或艾灸它20分钟能养肝护肝;艾灸之前最好按揉太冲穴3分钟,如果脚每天有意识地用力重复抓握动作,也能起到补肝作用。

另外,立春护肝,饮食上还要注意下面这两个禁忌:

1立春后饮食忌酸

立春后的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

具有酸收性质的蔬菜有:西红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

2立春后饮食忌辣

少吃麻辣火锅、羊肉、烧烤、油炸:立春后要少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烧烤的食物。与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也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春季养生的简单三法

一年之计在于春,不管新年许了什么新的愿望,我们都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完成。

养生之始在于春,在万物欣欣向荣之际,顺应自然节气,助力阳气升发,早睡早起,饮食有节,做好防寒,拥有一整年的健康。

在立春时节,我与大家分享三个简易的养生方法。

1早睡

《黄帝内经》讲:春三月,夜卧早起。传统医学来说,睡觉是性价比最高的养生法。孩子尽量21点前入睡,不然不利于生长发育。睡觉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虽然现代小孩营养充足,但「食补不如觉补」,吃得再好,都不如早睡。

对于成人来讲,成年人尽量不要超过22点入睡。晚睡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肾虚、湿气重,从而出现倦怠乏力、易怒、脱发、面色发黄等不适。

入睡困难的朋友,平时可以泡点乌梅、龙眼肉或者酸枣仁茯苓茶来喝。酸枣仁、茯苓、龙眼肉都有安神、疏肝健脾的效果。

近几年有研究发现,乌梅的安神作用也很明显,配合蔗糖,酸甘可以化生津液,进一步滋养心血,心血补足后,心藏神的功能发挥正常,我们的睡眠就可以改善。

2梳头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曾提到「被发缓形」。意思是,披散头发慢走,同时放松腰带,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让气血得以疏通。

那么,平时我们可以多梳头来增加头部气血的循环。「头为诸阳之会」,多梳头可以疏通经络、气血,除了缓解头晕、头痛等不适,还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几率。

具体的操作非常简单,用牛角梳从发际线一直往后梳到后脑勺,再倒着梳回来;从左耳朵上方往右耳上方梳,反方向再来一次;如此重复3-7次左右。

当平时我们没有集中的时间来养生时,不妨在梳头的时候多花一点点时间,或在看电视的时候,或在工作休息之际,轻柔而缓慢地梳下头,日积月累的效果将不可估量。

3吃萝卜

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白萝卜,这么稀松平常的食物,有这么大效果吗?萝卜又称莱菔,性凉,味辛甘,无毒,入肺、胃经,能消积通便、化痰行气,清热解毒,因此,适当食用萝卜,不仅可以消积解腻,还可以改善倦怠乏力等状态。

明《酌中志》曾载:「立春之时,无贵贱嚼罗卜,曰‘咬春’。」春节期间过食肥甘厚味造成积食,血液又集中在胃,很容易出现“春困”的情况。适当多吃萝卜,有助于行气、消积化食。

很多小朋友在春节期间,各种大吃大喝,从早到晚,大鱼大肉,水果糖果零食,酸奶、饮料不间断,导致咳嗽反反复复,痰还特别多,而痰的成因之一,是未消化的食物积累而成。

「胃不和则卧不安」,积食后又容易睡觉多汗、入睡困难、睡觉翻来覆去、磨牙。这时候喝点萝卜水或者吃点萝卜条,不仅可以帮助化痰消食,还可以改善睡眠。

艾灸穴位调养肝肾

在立春节气,身体会发生特定的变化,从而引发人体脏腑气机的变化,那么当下的脏腑的气机是什么呢?把气机比作一条龙,在大寒时节醒过来了,但是还没有开始游动,现在这条龙不仅仅醒过来了,而且开始在水潭里面摇头摆尾,但是还没有要飞出水面的意思。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用一点点艾灸的方法,通一通阳气,同时又要告诉它你不能活动得太多,不能生发得太早,否则会导致肝肾精血的损耗。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降一下胆气,推荐大家使用丘墟穴和关元穴。

1丘墟

主治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疝气、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中风偏瘫等。这些组织都位于肝胆经络循行的范围,而肝胆经络正是春天的阳气循行的部位,所以我们选择丘墟穴。

2关元穴

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要穴。如果说我们在人体上找一个立极点,给人体建立一条数轴的话,那么这个数轴的起点应该在哪里呢?

古人给时间做一个数轴,他把立春作为数轴的起点。如果我们给人体做一个数轴的话,这个数轴的起点很可能就是丹田,丹田的外表就是关元穴。

关元穴为任、督、冲一源三岐之源,所谓「肾间动气」之所在。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是统摄元气之所。为肝、脾、肾三阴与任脉之会穴,小肠之募穴。艾灸关元,它可以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自然充盈,就能培肾固本。

所以关元的重要性是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立春这个节点的重要性如是,因为它是一元之始,万物生发之处。

关元和双侧丘墟都可以使用无疤痕的麦粒灸,每个穴位三壮。也可以使用艾灸条来悬灸20到30分钟就可以了,感觉温温的就可以了,这是少火生气。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道医问诊咨询,添加

⊙投稿合作: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ikx.com/wazz/11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