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湿性心肌炎 > 预防保健 > 请专家认识心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
请专家认识心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难题不用愁,我们请专家”
心衰也就是心力衰竭,是一种很危险的症状,死亡率甚至高于部分恶性肿瘤,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也就是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是心衰的高危人群。但心衰并不可怕,认识心衰、了解心衰,积极预防,早诊早治,患病后综合管理,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戳视频↓
《请专家---认识心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01
心力衰竭
当人体患上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疾病以后,会导致心肌受损,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导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平均每年因心衰引发的住院次数超过2次。
出院后1年,约2成患者面临死亡风险。出院后5年,约4成患者面临死亡风险。因心衰导致的离世风险是乳腺癌、结肠癌等晚期癌症的2-3倍。
心衰的治疗,重点是要将心衰的防治关口前移。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要积极的诊断和治疗,延缓发展成为心衰的进程。对于已经查明患有心衰的患者,积极接受合理的综合管理,可使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降低30%左右。
作为预防,专家提醒,中青年人应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适量运动,饮食要定时定量,并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40岁以上的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中年人,可以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栓药物,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02
预防心脏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在心源性猝死当中,80%发生于家中,15%发生于公共场所。40%发病时没有他人在场。
秋冬季节到来后,气温转凉,温度下降易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增快,血压波动,加大了心脏猝死的发生概率。一旦心源性猝死发生后,时间对抢救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抢救越及时,救治的成功率越高。对于突发心脏猝死的患者来说,发病后的4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间。
专家提醒大家要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自认为身体不错的中青年人。太累的时候必须停下来休息,否则就会把自己置于险境中,引发心源性猝死。
虽说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角”还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但中青年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专家告诫公众,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年轻化,年轻不等于心脑血管健康。
03
趋势年轻化
我国现有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3.3亿人,每年约有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疾病之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不但高发,而且呈年轻化趋势,尽管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角”还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但中青年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据统计,医院收治的心脏病患者中,30-50岁的中青年人的比率逐年上升。正所谓病从口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饮食习惯上大多摄入了过多的盐,过度油腻,以及饮酒吸烟也同样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
此外,麦冬可以养阴养心润肺,枸杞能滋补肝肾,太子参可以益气养阴,玉竹味甘、性平能起到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的作用,这四种药温和滋补,每样取15g冲水,可随时作为代茶饮服用,缓解换季带来的身体不适。
如果您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