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珙医案二

例二程某,女,54岁。

初诊∶年3月24日。

主诉及病史;因多发性子宫肌瘤行子宫输卵管卵巢全切术,术后21天来持续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脘痞纳呆,动则汗出,阴道每日有血水样物流出,大便稀。曾用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治疗无效。

诊查∶刀口愈合良好,下腹轻度压痛。舌质淡、胖,舌苔白黄相兼而腻,脉弱。

辨证∶瘀血发热,脾虚湿滞。

治法∶清热化瘀,健脾祛湿。

处方∶柴胡15g黄芩12g半夏9g双花24g败酱草15g虎杖12g当归9g

苏梗12g白薇15g川楝子9g陈皮9g车前子12g(包)滑石24g焦山楂12g炒麦芽12g

3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3月27日。服药2剂后,体温降至正常,阴道血性分泌物已无。仍脘痞纳呆,大便稀。舌质淡、胖,苔白略腻,脉弱。

原方加藿香12g、炒枳壳6g,去虎杖。继服3剂。

三诊∶3月31日。体温正常,食欲增加,大便成形。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较前有力。仍服上方3剂以善后调理。

小柴胡汤在临床应用范围较广,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便可应用。第一例术后低热,有心烦口苦、脉沉弦诸症,当属正用。血分药加用当归、赤芍;清热解毒药用双花、公英、败酱草、黄柏等,并以苡仁、滑石、苏梗、焦楂以醒脾化湿。第二例术后发热病因病机与第一例同,且治法大意如此。但因体温较高,阴道有血性分泌物不止,并脱痞纳呆,故加用虎杖、白薇以清解血分邪热,加炒麦芽、陈皮、川楝子以理中州。此二例,皆投小柴胡汤而奏效。柴胡既解少阳之邪,又入肝经而疏肝,会阴部为肝经所主,故用柴胡一味可功收两效,此为用小柴胡汤之奥妙所在。唐容川《血证论》中对瘀血在上焦、中焦;瘀血在里、在腠理、恶寒发热者皆用小柴胡汤加活血祛瘀药。笔者曾对多例妇科术后发热、心外科术后发热及术后合并外感或肺炎发热屡用抗生素而不效者,施以小柴胡汤加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皆收良效。在上焦者清热解毒药多用大青叶、蚤休等;在中下焦者常用败酱草、虎杖、黄柏等。退热在中上焦者常用生石膏,在下焦者常用滑石。

二、滋阴清热法治疗心动过速一例

赵某,男,11岁。

初诊∶年3月30日。

主诉及病史∶2年来常反复感冒、发热,伴心动过速及心律不齐,医院诊为心肌炎。近2个月来因上述症状发作频繁,在当地多方治疗不效,于半月前入山医大附院小儿科,用青霉素及输液已半月,体温正常,但仍动则心悸,乏力,手麻。安静时心率次/分,稍活动(上、下两层楼梯)则心率至次/分。

诊查∶患儿发育、营养可,稍胖,面色胱白,行动缓慢。咽充血,扁桃体Ⅱ度大,舌质淡,舌尖略红,舌苔白黏。脉细弱而数。心电图示;Ⅱ度1型窦房传导阻滞。

辨证∶心阴虚,脾虚湿滞。

治法∶滋阴清热,健脾化湿。

处方∶生地黄12g北沙参15g麦冬9g山豆根9g玄参12g蚤休12g丹皮12g双花18g蒲公英12g黄芩12g生苡仁18g云茯苓12g苏梗12g甘草6g

6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4月6日。服药3天后,心率即较前慢,活动后(上、下5层楼梯并去公园游玩)心率未超过次/分,仅稍感心悸。舌质淡,苔白黏,舌下毛细血管丛生。脉细略数。给予前方药继服。由于病情稳定,于4月8日带药出院。

三诊∶4月20日。服上方16剂,现心率平稳,一般在80次/分,活动后亦无明显不适。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原方又继服10剂。

2个月后,其父来告∶患儿一切正常,能坚持学习并参加学校活动;自服中药以来,未再感冒、发热,偶有扁桃体发炎,亦很快痊愈。

望诊所见,患儿面色胱白,行动缓慢,舌质淡,舌苔白黏,加之动则心悸、乏力,心电图示窦房传导阻滞,似应为心脾气虚。但细查之,患儿虽面胱白,但口唇较红且干。舌质虽淡而舌尖红、专下毛细血管丛生。思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经常反复发热致阴液不足,阴液不足又使虚热不退,故此中医辨证为心悸心阴虚证并脾虚湿滞,从西医辨病则为病毒性心肌炎,治疗宜辨证、辨病相结合。以增液汤之生地黄、玄参、麦冬与沙参滋阴清热;山豆根、蚤休、双花、蒲公英、黄芩清热解毒利咽,山豆根又可调整心律。患儿行动缓慢,舌苔白黏并长期发热,故以苡仁、云茯苓、苏梗清热健脾化湿。苡仁能助丹皮以清热消瘀,沙参滋阴清热、苡仁清热渗湿,常相伍用取效,此为一例。该患儿以往曾用镇惊安神之中药未效,而本方全然未用此类药物。谨守滋阴清热之法,不但很快控制了心率,且心电图复常,患儿体质亦有很大改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ikx.com/wadzz/14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