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同培训,技能再提升涪陵渝济肛肠医

电除颤

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是治疗心室纤颤的有效方法。目前除心脏手术过程中还有用交流电进行体内除颤(室颤)外,一般都用直流电除颤。在临床急救中能迅速纠正患者室颤,从而快速、有效挽救患者生命。

医院组织电除颤培训组织培训

为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对电除颤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提高对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应急抢救能力。

6月16日下午,医院郑吉祥院长组织安排院内医生、护士开展电除颤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

培训中,郑吉祥院长认真细致地讲解了为什么要进行电除颤以及电除颤的原理,除了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郑吉祥院长还示范了心脏除颤仪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流程,一步步详细讲解和示范,分享自己从医过程中的急救经验,帮助大家更快更有效的掌握急救知识,更熟练的掌握除颤仪的操作流程。

经过郑吉祥院长规范的讲解、示范,每位医护人员都掌握了除颤仪的使用方法,演练了室颤发生时电除颤全部过程,增加了医护间默契度,使日后工作配合更加高效、迅速。

通过此次培训,加强了医护人员电除颤操作流程的理论知识,提高了电除颤实践操作能力。郑吉祥院长再次强调:生命至上,医院的每位医护人员都须具备应对紧急情况的必备技能,日后须谨记于心,时时操作演练。

知识科普

适应症:

室颤、室扑是最主要的适应症。

禁忌症:

慢性心房颤动,病程1年。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左心房内径45mm,或者严重心功能不足。

合并洋地黄中毒或严重电解质紊乱(例如低血钾)。

风湿活动期或者心肌炎急性期。

未能有效控制或纠正心房颤动的病因或诱因(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梗死、肺炎等)。

检查发现心房内血栓或血栓栓塞史。

电复律后,患者不能耐受长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既往二次电复律成功,并且服用维持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短期内心房颤动复发。

合并高度或完全性房室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已安装起搏器者除外)。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不能接受抗凝治疗者。

除颤位置:

“STERNVM”电极板上缘放于胸骨右侧第二肋间(心底部);“APEX”电极板上缘置于左腋中线第五肋间(心尖部)。

操作流程:

1.病人去枕平卧,充分暴露除颤部位,将患者左臂摆放远离身体的位置,以方便除颤,但不能垂落床边。

2.选择除颤能量。

3.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糊,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4.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

5.单手充电、请旁人离床。

6.给予电极板10-12kg的压力;再次观察心电示波是否仍为室颤。

7.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电极板在皮肤停留3-5秒,使能量完全释放。

8.观察心电图,心律是否转窦。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ikx.com/wadzz/145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