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湿性心肌炎 > 饮食调理 > 长期吸烟的人,最后都怎样了 >
长期吸烟的人,最后都怎样了
原创李晓琪39深呼吸收录于话题#健康新知69个
▼
“年全球吸烟者人数超11亿,其中吸烟已导致万人死亡。”
新闻里播报着近期《柳叶刀》(TheLancet)发布的数据[1],我的思绪倒退至两年前:如果没有那次死里逃生,我就会成为这万人之中的一个。
年5月21日,彼时已有11年烟龄的我在清晨醒来时,突然感受到一股莫名的闷压感在胸口涌动。这种胸闷感不断加剧,我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咽喉:额头冒汗、手脚不听使唤、口喊不出声、无力移动,紧接着意识不清的我就陷入了昏迷……
“虽然抢救回来了,但他还没完全脱离生命危险,需要绝对卧床治疗,否则心梗随时都有复发的可能!”再次醒来时,我在迷迷糊糊中听到了有人对着守在我身旁的家属说道。
35岁,正值壮年,此前没有任何心血管疾病,身体看似“健康”的我,为什么会被这个老年人才容易罹患的疾病盯上?
医生看出了我的困惑:“你有长期抽烟的习惯吧?吸烟后,你的动脉血液一氧化碳含量升高,减少氧气和血红蛋白的结合。身体内的氧供给减少了,就会损伤动脉内皮细胞,促使血小板和脂质的聚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给心梗猝死创造了条件。”
以前听说过吸烟可能会导致“多病缠身”:牙周疾病、慢性咽炎、肺部疾病,但我从没想到为了“抽两口”短暂的快乐,竟还可能付出猝死这种沉重的代价……
01
长期吸烟的人,
大多是得什么病死的?
从记忆中缓过神来,我看着电脑屏幕里《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发布的最新研究,研究里的字字句句都证明了医生当初的劝诫。
◎研究截图
该研究综合了美国9项队列研究共10.6万人的数据进行吸烟死亡因素分析后发现:相对于肺癌,吸烟的人最有可能因致死性心梗、中风或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而死![2]
和不吸烟的年轻组、中年组、老年组相比,吸烟的男性患非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升高了64%、29%、17%,患致死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别升高%、79%、38%;吸烟的女性患非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则分别升高58%、46%和35%,患致死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别升高%、82%和30%。
吸烟还会让烟民们第一次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时间提前(男性提前5.1年,女性提前3.8年),更可怕的是他们第一次发生心血管疾病时就很可能导致猝死!
总体而言,烟草这个无声的杀手会显著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烟民寿命(和不吸烟的人相比,吸烟的男性和女性,寿命分别缩短了5.5年和4.0年)。
02
如何科学戒烟?
当你被烟草夺去生命时,你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得了心血管疾病。心梗、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大多没有早期症状,因此我以个人经历奉劝各位:想预防猝死,需尽快“熄”烟!
1
提前计划
想要做出改变,可以提前计划好戒烟开始的时间(情绪稳定时更有利于戒烟)、并且记录不吸烟会带来什么好处,如身体更健康、呼吸更新鲜、注意力更集中、口袋里有更多钱等等来增加戒烟的动力。
2
寻找其他方法缓解压力
很多吸烟者都把吸烟当作缓解压力的方法,因此,如果你想戒烟就需要用合适的方法缓解压力:冥想和呼吸训练、规律运动、少喝酒等等。
3
避免与吸烟有关的诱因
人的头脑对各种联系非常敏感,因此不妨清理掉家里所有的烟草制品,从而减少对尼古丁的渴望,可以大大降低烟瘾复发的机会。
4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尼古丁替代疗法、抗抑郁药或其他药物,可以帮助没有精神健康问题的吸烟者戒烟。
5
为戒断反应做准备
戒烟初期可能会产生头痛、恶心、烦躁、焦虑、注意力难以集中、食欲增加、嗜睡等戒断反应,可以通过喝新鲜果汁或水、多吃高纤维食物来缓解。[3]
参考资料:
[1]GBDTobaccoCollaborators.().Spatial,temporal,anddemographicpatternsinprevalenceofsmokingtobaccouseandattributablediseaseburdenincountriesandterritories,–:asystematicanalysisfromthe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Lancet,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