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湿性心肌炎 > 疾病护理 > 美国心脏协会声明有心血管病,更要防跌倒 >
美国心脏协会声明有心血管病,更要防跌倒
擅长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786.html
有心血管病更要防跌倒
本报记者董超
跌倒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因此,人们常会潇洒地说一句:“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但事实上,跌倒对一些人而言是严重的问题,甚至是致命的。数据显示,每年每4名老人中就有1人跌倒,进而引起受伤、住院甚至死亡。近日,美国心脏协会专门发布了预防心血管病患者跌倒的科学声明。声明指出,有心血管病的人更要注意防跌倒。
1心血管病患者跌倒风险更高
跌倒也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在65岁以上老年人的死亡原因中,跌倒致死排首位。心血管相关和非心血管相关的跌倒风险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心血管病患者中,40%~60%有跌倒风险。心衰和房颤患者是跌倒的高危人群。在患有心衰的成年人中,跌倒率为43%,而其他慢病患者约30%。一项针对老年人的大样本回顾性分析得出结论,与无心衰的患者相比,有心衰的人跌倒的风险高14%。房颤患者也容易跌倒,与无房颤的患者相比,患有房颤的人跌倒风险增加98%。声明指出,降低患者跌倒风险,首先要识别风险因素,选择可能的适宜干预措施。那么,为什么心血管病患者的跌倒风险更高呢?声明指出,在有心血管病的患者中,心衰和心律失常患者跌倒风险尤其较高,可能是由于心输出量减少、服用多种药物或与其他合并症的相互作用所致。在使用一些耐受性良好也有效的心血管药物时,如果患者所合并的疾病或服用的药物影响血压或步态及平衡时,就可能促成跌倒。另外,服用某些非心血管药物、环境温度变化、被家中地毯或宠物绊倒、认知障碍等,均会增加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跌倒风险。因此,声明提出应对心血管病患者跌倒的相关策略,包括调整药物治疗、考虑非药物治疗方案以及正确管理心律失常等。2药物、晕厥、虚弱等都会增加跌倒风险
那么,哪些危险因素会增加跌倒风险呢?声明指出,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也会增加跌倒的风险。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包括降糖药物,降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焦虑、抑郁和癫痫药物。除此之外,地高辛、利尿剂、抗精神病药、阿片类药物和安眠药也会增加跌倒风险。降压药和袢利尿剂,是患者发生低血压和因直立性低血压跌倒的潜在因素。其他心血管药物,如地高辛、利尿剂和抗心律失常药可能会导致头晕、精神错乱、肌肉无力或视力模糊,也有跌倒的风险。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会使跌倒风险增加,包括抗镇静药物、抗精神病药、苯二氮类药物和阿片类药物。老人有直立性低血压要小心跌倒。60岁以上人群中,有30%~60%存在体位性低血压,这也是跌倒的危险因素。直立性低血压是一种血压调节异常的表现,即在快速站立后出现头晕、黑矇甚至晕厥等现象。声明认为,老年人应筛查体位性低血压。晕厥也是跌倒的风险因素之一。无论是心血管系统还是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引起,均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并可能导致跌倒。虚弱也是需要警惕的危险因素。其定义为生理储备减少和对压力源的易感性增加,是老年人未来跌倒的重要风险因素。虚弱在患有心血管病的成年人中非常普遍,一半心力衰竭患者虚弱,应将其视为所有心血管病患者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虚弱和肌肉减少症患者,应优化治疗,进行心脏康复,以及加强锻炼。总之,跌倒风险与药物、结构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低血压、心律不齐、行走困难或平衡失调、感觉和认知障碍、虚弱和环境因素(地面光滑或不平、地毯松散、宠物以及有障碍物、环境光线较暗、温度变化)有关。3运动可降低跌倒相关伤害的风险
如何预防跌倒?
除了注意上述危险因素,还应积极锻炼,增强体质。世界卫生组织、欧洲以及美国和中国均发表过相关运动指南或科学报告提及了预防跌倒的方法。四个文件都指出,对于老年人,运动可降低跌倒相关伤害的风险。而且,活动要多样,既要包括中大强度的有氧活动,也要包括力量锻炼和平衡训练等,要注重活动的适用性,以提高依从性。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第二版《体力活动指南》指出,作为老年人每周身体活动的一部分,应该做多类型的体育活动,包括平衡训练、有氧运动和肌肉增强活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有关体力活动和静息行为的全球指南建议,老年人应进行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如平衡功能、力量锻炼和柔韧性等。该建议适用于所有老年人,而不仅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强调功能平衡和力量训练,以增强身体功能并防止摔倒。欧洲心脏病学会发布的首份针对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和体育活动的指南也指出,对于有跌倒风险的老年人,建议每周至少两天进行力量训练,以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则建议,对于老年人,平衡型运动或柔韧性运动可以提高个人抵抗身体内外力量的能力,改善运动能力,预防跌倒和外伤。中国指南还建议,从运动形式上,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与灵活性,降低跌倒风险。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