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湿性心肌炎 > 疾病护理 > 家长注意疱疹性咽峡炎来势汹汹,预防治疗护 >
家长注意疱疹性咽峡炎来势汹汹,预防治疗护
收到老师的群消息,让我心里咯噔一下!
想必很多家长也已经收到这个消息了!
作为新手爸妈,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第一次看着孩子高烧快到40℃,慌的不行。萌妈听到这个词是在小萌哥年的一月份。小萌哥突然很反常。对奶无限热爱的他,哼哼唧唧想喝奶又不想喝的样子。一量体温超38度了。等个半个小时后再去测39.4℃。到医院之后,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医生也展示了小萌哥咽喉底部一片白色:“已经发炎了!”怪不得已经对最最最爱的奶也难以下咽了。一片的白色炎症已经是疱疹性咽峡炎的中期。后序就是挂盐水了!食欲不振吃不下东西,是真的吞咽疼。直到嘴巴里的炎症消下去之后才开始正常的饮食。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的症状手足口病疱疹(左边是较严重的情况,右边是较轻微的情况)很多人对“手足口病”可能比较熟悉。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神经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疱疹性咽峡炎不一定就是手足口病,但也可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手足口病」!打个比方,他俩好比是一根藤上结出的两个毒瓜,虽然它们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但是临床表现却不尽相同,有时候手足口病以疱疹性咽峡炎为首发症状。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比较所以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都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但是疱疹性咽颊炎只是上呼吸道的感染,而手足口病是一个全身性的传染病,需要家长注意仔细观察。手足口病长疱疹的地方多一些,口腔内疱疹没有疱疹性咽峡炎严重,不怎么发热,咽痛症状较轻,看起来症状要轻一点,但是重症比例比疱疹性咽峡炎高。平时要怎么预防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勤洗手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少去人流多的地方流行期间不宜带小朋友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讲卫生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注意饮食卫生儿童使用的餐具及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小朋友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打疫苗EV71疫苗可以预防重症手足口病,6个月到5岁的婴幼儿可以接种。关于预防1.预防才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与手足口病的一摸一样,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勤洗手,正确的洗手。2.在高发期,尽量少去人群比较集中的,空间比较封闭或是半封闭的地方,包括幼儿园、学校、早教中心、超市、商场、游乐场等公共场所。3.目前已经有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了,这将是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脊髓灰质炎样的麻痹等疾病最有力的武器,可以减少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的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4.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的接种对象为6月龄至5岁儿童,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目前是否需要进行加强免疫暂未确定。一次一支(0.5mL),推荐在上臂三角肌处接种,有条件者可以考虑接种。如果家里小朋友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家长该怎么处理呢?疱疹性咽峡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给孩子用抗生素是没用的。有的家长会问,用抗病毒的药可以吗?目前来说,还没有针对这些病毒的抗病毒药物,但家长可以收好以下这份护理指南,帮孩子缓解症状,缩短病程。注意隔离1.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2.多通风(如定期打开门窗等),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3.同一室内的人数不要太多,尽量避免吸烟,避免患儿继发感染;4.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注意护理1.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为主,予以温凉的与年龄相应的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稀饭、米糊、母乳等,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2.在发病的一周内,休息很重要,尽量限制其活动量以防止过度疲劳;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凉开水漱口或直接饮用适量的温凉开水。3.溃疡处涂抹鱼肝油、锡类散等有助于缓解疼痛。4.注意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注意消毒肠道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70℃~-20℃仍可长期存活,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但不耐高温。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应彻底消毒。怎么消毒是有讲究的,有效消毒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1.如可浸泡且耐高温的物品如奶瓶、碗筷等餐具可以用水煮沸消毒,病毒在煮沸时可立即死亡,所以,煮沸后待其自然冷却即可;2.如不能用来煮的,但可以耐高温且可浸泡的(如衣物等),可用热水浸泡,注意,水温要求维持56℃以上,浸泡至少30分钟;3.对于可以擦洗或浸泡的地板、玩具、家具或其他不会浸湿的物品用酒精消毒是无效的,需要用含氯的消毒剂(具体参照产品说明书使用,如84消毒液,应注意其有一定的腐蚀性)或高锰酸钾等浸泡,消毒后可用清水再擦洗或浸泡后晾干,至少待30分钟以后使用;4.如有条件,可以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0.5~1.0小时,但只限于光线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5.有阳光普照时可以将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于太阳底下暴晒0.5~1.0小时,但只限于阳光所能照射到的物体表面;6.卫生间马桶等用具可用漂白粉等来消毒;7.家长或照顾者在接触患儿前后、给患儿更换尿布/尿不湿和处理大便后都应戴手套或注意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药物治疗1.疱疹性咽峡炎目前来说并没有什么特效药可用于治疗,有自愈性,也可不需要什么特殊治疗,一般对症处理即可,治疗多以缓解患儿的不适感为主要目的。2.婴幼儿发热时,切忌捂热(捂汗):不可包裹过多过紧,以免影响散热,甚至发生捂热综合征。3.如患儿发热并有不适感或口腔疼痛又想进食前半小时左右可考虑服用退热药(宜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或在餐前用2%利多卡因涂抹局部。4.一般认为,维生素C和维生素B2可有助于溃疡的愈合。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听起来好像是小孩子才得的病,但实际上成人也可感染肠道病毒。成人感染后通常不会发病(隐性感染)或者只出现较轻的症状,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约为:1。虽然没有症状,但是成人会把病毒传染给孩子,成为传播的桥梁。如果家长手卫生做得不好,很可能导致孩子遭殃。因此建议家长们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儿童粪便后均要洗手。一旦发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高血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高血糖温馨提示:我们来看看疱疹性咽峡炎和口腔溃疡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而传染。●别把疱疹性咽峡炎错当成感冒疱疹性咽峡炎在初期很容易和普通感冒混淆,如果家长对此了解不多,容易当成普通感冒而延误了孩子的治疗时间。普通感冒多由呼吸道病毒引起,表现为流鼻涕、鼻塞、咳嗽、疲倦、食欲减退、发热。而疱疹性咽峡炎有两大明显特点:一是高热,体温在39~41℃;二是病程较长,持续3~4天,甚至一周以上。虽然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很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普通感冒,但疱疹性咽峡炎发病后,孩子会发高烧,随后出现咽部肿痛、小疱疹、溃疡等症状,表现出烦躁、哭闹、流口水、拒绝进食等。对于感冒与疱疹性咽峡炎的区别,咽喉部的疱疹是最重要的鉴别点。所以,如果最近家长发现孩子持续高烧,就要留意观察孩子的口腔咽部变化,看看是否有疱疹。一旦怀疑是疱疹性咽峡炎,医院请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治,切不可当成普通感冒发烧而继续自行用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