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衣战士的风采援ldquo巴铁

周飞虎:为中巴全天候友谊增添“抗疫”新元素

“感谢你们的帮助,我们期盼已久的中国朋友。”年4月24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赴巴基斯坦抗疫医疗专家组飞抵巴首都伊斯兰堡。一下飞机,巴军参联会主席纳迪姆上将就迎上来说。带队的,是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周飞虎。

身经百战再出征

其实这已不是周飞虎第一次临危受命。作为一名军医,在抗震救灾、抗击埃博拉、国际维和救援、特大安全事故等急难险重任务中,都能看到他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的身影。当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肆虐的时候,他再次把厚厚的防护服穿在身上,从疫魔手中拼抢生命。上午在自己科室的病房里详细了解每位患者的病情变化,给出治疗方案;下午来到北京市收医院——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对确诊的重症新冠患者展开救治。4月,国内疫情已基本稳定,国际上疫情还在蔓延。周飞虎深知这次出国抗疫的风险,医院征求意见,让他带队赴巴抗疫时,他几乎没有考虑就答应了。因为他知道,在当前我国外部环境遭遇重大挑战的背景下,赴巴抗疫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作为党培养多年的白衣战士,“位卑未敢忘忧国”,风险再大也要义不容辞。出发前,周飞虎到药店为母亲买了一些治疗心脏病的常用药,因为他知道,这一走老人家又要睡不好觉了。他安慰母亲说,“您放心吧,儿子很快就会凯旋归来!”母亲说她没事,眼里却闪着泪光,一直送他到小区门口。当时,巴国的疫情形势,可以说万分危急。大量的感染者使原本脆弱的医疗体系濒临崩溃,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奇缺,医院出现聚集性感染病例。专家组到巴时,适逢斋月,人员流动没有完全限制,宗教聚集活动还有举行,一些地方连测体温、戴口罩等基本防控措施都不完善。事后得知,我们身边不少一起工作的医务人员也是感染者,而相互之间的日常交流,除了一个普通口罩,再无其它防护措施。周飞虎说:此后半个月,我们走访了巴国卫生部、国家行动指挥中心等4个国家机构,介绍中国疫情防控策略。巴方非常信任我们,卫生部长米尔扎说:“你们疫情防控的经验,正是我们需要的。”随后,我们综合当地健康习惯、宗教习俗等因素,提出9个方面防控建议。为了降低感染可能,我们在驻地实施自我保障。虽然传染源少了,实际问题又来了。那段时间,我们白天在不同的工作点上吃“碰饭”,大多时候吃不惯也吃不饱。晚上回到驻地,通常一桶泡面就打发了。有的战友每天只能吃点饼干,有时干脆饿着肚子睡觉。恰在此时,大使馆送来一些大米。妻子也是怕我吃不好,专门让我从国内带来一口电饭锅,正好派上用场。那天中午,大家就着咸菜喝着大米粥,但喝出了家的味道和满满的幸福感。

飞行公里播撒防疫的“种子”

进入6月,正值巴国的开斋节假期,人员流动和聚集显著增多,该国的两个边境大省——旁遮普省和信德省,感染人数爆发性增长。巴军请求我们专家组安排4人,到疫情最严重的卡拉奇和拉合尔两个城市指导防疫和救治。这两个城市之间只能通过航空往返,而就在前几天,这条航线上发生了人殒命的客机坠毁事故。“派谁去呢?”周飞虎心里直犯愁。“也许是看出了我的纠结,许寅喆、梁志欣、姜天俊、温亮四名同志一起来找我,‘主任,就我们4人去吧,保证完成任务!’早过了情绪波动的年龄,但那一刻我确实很感动,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到了晚上,接连又有几个同志主动要求参加。最后,我向巴方申请多去1人,由我带队,4名年轻一点的同志随行。”为了安全起见,巴方特意派军机保障我军专家组往返,但乘坐的是一架有着多年机龄的小飞机。登机前,巴空军地勤人员对专家组5个人和携行的物资逐个称重,一一摆放到相应位置,以保证飞机平衡。并反复提醒大家登机后不要走动,更不要挪动携带的物资。周飞虎说,起飞后,飞机多次遇到气流,强烈的颠簸让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心、脖子、后背全是汗。生性乐观的姜天俊主任说,“老周,我们要是这样去见了马克思,恐怕也会像白求恩那样,被称为国际主义战士,那就赚大了!”他的话惹来一阵笑声,但我能感受到大家内心的那种苦涩。就在这种极度的忐忑中,我们飞越公里,一路播撒防疫的“种子”,一路消除百姓的恐慌。当地医务人员称呼我们为“亲爱的中国朋友”,那种发自内心的感谢让我们满是欣慰。再次回到驻地,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但离驻地不远地方发生恐怖袭击,造成多人死伤,大家心里都蒙上了一层阴影,大使馆打来电话询问情况,表达了对我们的关心。“想想老一辈人民军医面对炮火连天,依然不畏艰险、冲锋向前。作为新时代人民军医,就是要有这种使命担当,传承好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不怕流血牺牲。”周飞虎召集援外医疗队全体队员开会,所有人都表示:“在异国他乡,我们代表中国军医的形象,不完成任务绝不回国。”接下来,依据巴国阿拉维总统及巴方医务人员提出的防疫相关问题,专家组形成了《新冠防控诊治建议书》,受到阿尔维总统及巴方医务人员的高度认可。在巴期间,专家组还为当地华侨华人开通24小时咨询热线,协助中资企业制定复工复产防护方案,医院的设施,救治了一名华人重症感染者。

巴总统盛赞中巴“铁杆”情谊

年6月3日,巴基斯坦总统阿里夫·阿尔维在位于伊斯兰堡的总统府会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抗疫医疗专家组,感谢中国为巴提供大量抗疫援助和支持,高度评价中国为国际抗疫所做的贡献。阿尔维说,中国政府采取果断措施,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要成果。他说,当前一些国家把疫情政治化,对中国无端施加压力,巴基斯坦对此坚决反对,巴基斯坦同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地站在一起。阿尔维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专家组在巴辛勤工作,考察当地医疗机构,指导巴医护人员治疗病患,为巴防控疫情做出不懈努力,体现了中巴“铁杆”情谊。专家组组长周飞虎向阿尔维和巴方官员介绍了专家组在巴工作情况,并就中国的抗疫经验、中巴抗疫合作与巴方深入交换了意见。巴基斯坦有一句谚语叫,“与魔鬼争斗的是勇士,在危难中伸出援手的是善人”。赴巴基斯坦援外两个月期间,周飞虎和同事们直接参与救治危重症患者30余例,培训医务人员余名,帮带医疗机构11家,圆满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任务,为中巴全天候友谊增加了新的元素。6月24日,端午节的前一天,祖国派专机接专家组回家。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周飞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周飞虎深情地说:回顾2个月的援外时光,我深深感到,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只是幸运地生在一个伟大的中国。我会始终牢记党的重托,奋力践行人民军医使命,为建设我们强大的祖国、强大的人民军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潘明康:“国宝级人物”的健康守护人

“医院承担着中国科学院在京26个科研院所、近名院士、00多名科学家和多名职工及家属,以及中关村地区10多万社区居民的卫生健康保障任务。疫情期间,医院防疫关,确保了科学家们的就医平安。”

潘明康,北京市医院(中国科学院医院)业务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年作为心内科专家被引进到医院至今已10年,虽然不够标准的普通话里仍有浓浓的乡音,但对医院肩负的使命已经牢牢记在心中。

医院位于中关村高科技核心区,创建于年,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西郊门诊部,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医院”,年划归北京市海淀区政府管理,更名为“北京市医院”,年通过评审医院,年中国科学院与海淀区政府签署《合作共建北京市医院框架协议》,年增挂“中国科学院医院”牌子。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教、研、防、社区卫生医院。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医院抗击新冠肺炎战役领导小组副组长及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潘明康全身心投入到“抗疫”中,更把保护好“国宝级”科学家作为自己的使命。

家住新科祥园小区的吴新智院士,已经92岁高龄,年9月,医院住院回家后小腿水肿,并逐渐出现气憋和胸闷情况,春节前1周症状明显加重,由于害怕感染上新冠病毒,医院住院治疗,春节放假前两天到北医三院门诊调整了用药,还是没有任何缓解,躺都躺不下来,走一步都喘不过气来。正月初三(1月27日)吴院士感觉濒临死亡,由于一个人在家,就通医院健康管理师找到潘明康。当时正是防控新冠疫情的紧张时期,但保护好老科学家生命健康的使命在肩,潘明康立即安排好手中工作,详细了解了吴院士的病情,判断吴院士是心律失常合并严重心力衰竭,可能合并肺部感染,建议医院或北医三院住院治疗。但吴院士经过认真思考后,要求到医院心内科请潘明康及其团队治疗。潘明康立即安医院,在认真做了流行病学史调查和筛查、排除新冠肺炎后,立即协调心血管内科腾出一个单间病房安排吴院士住院抢救治疗。

吴院士此前没有在医院就诊过,入院后,潘明康带领心血管内科团队很快明确诊断吴院士的老年心脏瓣膜病导致严重心律失常(持续性心房颤动),因为肺部严重感染诱发及加重了病情,出现严重的全心衰竭、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电解质失调及低蛋白血症,合并中重度贫血,从足趾到头部都高度水肿,两腿水肿如大象腿一样,胸腔及腹腔都大量积液,心包也积液。对于92岁高龄的老人,这样严重的多器官衰竭医疗文献报道几乎没有抢救成功的,近乎百分之百死亡,何况是在全国紧张的抗疫期间。但潘明康不放弃任何希望,医院的抗疫工作,一边研究吴院士的治疗方案,哪怕晚上加班也要每天亲自查房,严密观察病情,仔细调整治疗方案。针对吴院士这样的高龄老人多器官衰竭特点,严格控制出入量,保证每天负平衡-毫升,充分考虑肝肾功能情况精挑细选治疗药物,从四分之一片逐渐增加治疗心衰的药物剂量,并每天鼓励吴院士,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经过一个月的精细治疗和精心护理,吴院士严重的多器官衰竭得到控制,逐渐恢复到正常指标,肺病炎症得到消除,贫血及低白蛋白等身体营养指标也逐渐恢复,全身重度水肿完全消退,体重由入院时71公斤回到52公斤,康复一周后精力充沛地步行出院了。出院时,吴院士给潘明康及其心血管内科医护团队竖起了大拇指。

在疫情防控期间,类似情况还有汤鸿霄院士严重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也得到潘明康带领的心血管内科医护团队成功救治出院;身患多种老年病的周巢尘院士骨折术后,在潘明康的协调下住入医院顺利康复。

医院周围几十个院士及知名科学家们或者他们的家人都有着潘明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ikx.com/wazlyy/140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