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学敏院士针灸治疗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

急性脊髓炎是各种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病变,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脊髓炎,病损平面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特征。

石学敏院士认为,本病急性期,表现为湿热浸淫、经脉受损的证候,以“邪实”为主要特征;后遗症期,表现为肝肾精血亏虚,脾胃运动功能失调,筋脉失养的证候,以“正虚”为主要特征。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治疗,分别采取清热利湿、疏调督脉及调补脾胃的法则。在针刺选穴上,前者以“泻”为主,后者以“补”为主,切中要害,有的放矢。

针灸治疗

1.治则

急性期:清热利湿,通调经脉。

后遗症期:疏调督脉,调养脾胃。

2.处方

(1)毫针刺法

主穴

急性期:华佗夹脊刺、秩边、委中、中极、水道、阳陵泉、足三里。

后遗症期:华佗夹脊刺、气海、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双下肢脾胃经经脉排刺。二便障碍者加刺关元、中极。

操作:华佗夹脊刺在棘突旁开5分进针,进针1~1.5寸,施平补平泻手法;秩边直刺2.5~3寸,施提插之泻法;委中仰卧抬腿取穴,直刺1~1.5寸,施提插之泻法,令下肢连续抽动3次为度;中极、水道直刺进针1.5~2寸,施提插泻法;阳陵泉、足三里直刺1.5寸,均施捻转补法。三阴交直刺1.5寸,施提插补法,关元、气海直刺1~1.5寸,施提插补法;阳明经排刺,每穴间隔1寸,直刺1~1.5寸,施平补平泻手法。对瘫痪肢体肌肉循经、局部和损伤平面上下华佗夹脊穴可针刺后加脉冲电极,每次10分钟。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均采用上、下午各针刺治疗1次的方法,上午以肢体穴位为主,下午予华佗夹脊刺。1个月为1个疗程。

(2)梅花针刺法

督脉旁开5分、1.5寸、3寸,手足阳明经循经,萎缩肌肉局部。华佗夹脊及膀胱经背部第一、第二侧线为皮肤针常规叩刺部位,自上至下反复轻叩打刺3次。

(3)耳针疗法

肝、脾、肺、肾、胃、三焦。用0.5~1寸毫针直刺达软骨,施小幅度捻转,每穴1分钟,留针30分钟。

(4)头针疗法

双侧足运感区、运动区上3/5。沿刺激区平刺,强刺激,留针30分钟,留针时每10分钟强捻转1次,每日1次。

应用要点

预后

本病如无严重并发症,多于3~6个月内基本恢复。完全性截瘫6个月后肌电图仍为失神经改变、MRI显示髓内广泛信号改变、病变范围累及脊髓节段多且弥漫者预后不良。可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压疮、肺部感染。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预后差。针刺在脊髓修复期,可显著提高肢体肌力、改善感觉障碍和二便障碍。

以上内容由“杏林墨香”订阅号独家发布。本文参考了《国医大师石学敏》(卞金玲,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购买途径

全国新华书店

医药专业书店

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等各大网站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ikx.com/wadzz/14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