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湿性心肌炎 > 疾病治疗 > 病例分享曲折的救ldquo心rdq >
病例分享曲折的救ldquo心rdq
向佳慧医师
病例简介
现病史
患者男性,32岁,因“发热2天,气促9小时”来院就诊治疗。
患者2天前受凉后发热,自诉体温最高达38℃,无胸闷、胸痛,无咳嗽、咳痰,无气促等不适,静养休息,未系统诊治。9小时前出现持续气促不适,轻微活动即气促明显,无咯血、背痛。因气促进行性加重,患者遂就诊我院急诊。急诊完善心电图提示III°房室传导阻滞,收入我科。
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过敏史。否认毒物接触史。
入院查体
T37.7℃,P60次/分,R36次/分,BP76/54mmHg。神志清楚,颈软,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稍低,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双肺未闻及干啰音,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0.5cm,心率60次/分,心音稍低,律齐,心脏瓣膜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明显浮肿。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15.1×/L↑,NEU12.64×/L↑,Hbg/L,PLT61×/L↓
肝功能:ALT.2IU/L↑,AST.0IU/L↑
肾功能:CREA.0μmol/L↑,CRP54.58mg/L↑
PCT0.5ng/mL
BNP>pg/m/L(0-pg/mL)↑
心肌酶CK.0IU/L↑,CK-MBIU/L↑,LDH.0IU//L↑,MYO.90μg/L↑
TNT>10.ng/mL(0.-0.ng/mL)↑
病毒八项:风疹病毒、巨细胞、单纯疱疹病毒IgM阴性;甲功三项:阴性
输血前感染指标:阴性
入院心电图
影像学检查:
入院床旁胸片:双肺渗出性病变可能,右侧胸膜病变。
初步诊断
暴发性心肌炎
诊断依据:
1.起病突然,有前驱感染史。
2.出现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3.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4.实验室检测提示心肌严重受损。
5.床旁心脏超声提示弥漫性室壁运动减弱。
6.迅速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
诊疗经过
第一关
血压无法维持:立即深静脉穿刺+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升压。
第二关
恶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立即电除颤1次,后复查心电图提示恢复窦律,维持内环境、心电稳定。
第三关
血流动力学障碍难纠正:先给予常规治疗。
1.绝对卧床休息
2.无创呼吸机通气
3.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4.营养支持
5.抗感染
6.保护脏器
但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仍需面对诸多问题:1.持续性低血压,靠升压药物维持;2.器官低灌注,精神差,血乳酸12.9mmol/L;3.床旁超声可见双肺B线,测量VTI8.15cm,进一步估测CI1.8L/(min×m2)。
治疗策略升级:综合考虑该患者为INTERMACS分型(interagencyregistryformechanicallyassistedcirculatorysupport)I型,在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下,入院4小时后启动ECMO(体外膜肺氧合)。
ECMO参数设置:转速3-r;流量3.0-3.2L/min;FiO%;气流量3.8L;通路选择VA(股静脉-股动脉)。
1.血流动力学管理:组织灌注、流量、血压、心功能评估。
2.抗凝管理:持续泵入肝素,控制APTT50-80s,ACT-s。
3.综合管理:①神经系统:每日唤醒、格拉斯哥评分、神经系统查体;②机械通气:肺保护通气策略,呼吸机辅助呼吸;③肾功能: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④消化系统:给予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消化道出血,监测肝功能,酌情肠内营养;⑤血液系统:输血维持Hb>mg/L,PLT>50×/L;⑥镇静镇痛:给予右美托咪定。
治疗效果评估:入院第3天,血压可自主维持在93/46mmHg(停用去甲肾上腺素后),肝酶、心肌酶逐渐下降。
第四关
ECMO相关并发症难纠正。
ECMO应用期间发生血红蛋白、血小板降低,降钙素原升高。
进一步处理并发症:
1.万古霉素+哌拉西拉他唑巴坦抗感染,同步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
2.继续ECMO
3.继续连续血滤治疗
4.联合免疫球蛋白、激素治疗
5.输注血小板、红细胞
6.监测凝血功能、内环境
治疗效果评估:入院第6日,感染指标、心肌炎指标呈进行性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入院时的25%上升至38%。此时,ECMO参数设置为转速r、流量2.1-2.2L/min、FiO%、气流量3L。患者情况:1.查体:T36.8℃,HR76次/分,R15次/分,BP96/61mmHg(无血管活性药物)。双足背动脉搏动好。2.原发病较前控制,心肌酶已恢复正常,肌钙蛋白T逐步下降。3.逐步降低流量,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指标满意。4.床旁超声提示VTI10.05cm,估测CI2.7L/(min×m2),故决定ECMO脱机。
脱机后续治疗:1.逐步下调呼吸机参数,逐步撤机拔管;2.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继续万古霉素+哌拉西拉他唑巴坦抗感染方案;3.继续床旁血滤治疗。在血滤保护下加用ACEI降低肾小球囊内压,减少心肌恢复灌注后肾脏高灌注的肾损伤,以此保护肾单位;4.使用辅酶Q10改善心肌代谢;5.加用β受体阻滞剂抗心室重构。
第五关
脏器功能障碍难恢复。
肌酐维持高值,继续坚持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在床旁血滤保护下,患者24小时尿量逐步增多,从mL逐步增至mL,入院第35天,血肌酐逐步下降至μmol/L。
出院治疗方案
休息、清淡饮食,辅助药物治疗,定期复查。
1.沙库巴曲缬沙坦25mgbid(前期应用ACEI时出现干咳)
2.比索洛尔7.5mgqd
3.碳酸氢钠1gqd
4.氯化钾缓释片1gqd(尿量4mL以上服用)
5.麝香保心丸2粒tid(预防心律失常、改善心衰症状、改善预后)
诊疗体会/临床思辨
本例成功救治的暴发性心肌炎整体遵循了如下治疗原则:
1.快速识别并纠正血液动力学障碍。因心律失常导致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者,需立即纠正心律失常,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或心室颤动应立即电复律,若电复律不能纠正或纠正后复发,需兼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2.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者,根据临床症状、心功能状态以及心律失常性质,选用适当治疗策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律失常纠正后应采取预防措施,尽力减少复发。
3.积极改善心脏功能、低血压情况,纠正和处理电解质紊乱、血气和酸碱平衡等内环境紊乱。
4.不宜使用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等负性肌力、负性频率抗心律失常药物。
5.心动过缓者,首先考虑植入临时起搏器,无条件时可暂时使用提高心率的药物,如异丙基肾上腺素或阿托品。
6.暴发性心肌炎作为心肌炎中发病迅速、病情危重的特殊类型,其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药物难以维持而且效果不佳,相比于其他危重症,机械辅助生命支持治疗对协助患者度过急性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临床医师应予以高度重视,尽早识别和预判,尽早实施全方位救治,严密监护,不轻易放弃,将最新的一些抢救措施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ECMO和CRRT等应用到位,即“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实施救治,争分夺秒,以提高救治存活率,挽救患者生命。
总之,暴发性心肌炎是“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为中心环节,应根据病情需要及早给予机械循环手段,如IABP、ECMO等;后期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