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湿性心肌炎 > 饮食调理 > 最常见的10个养生穴,赶紧收藏哦 >
最常见的10个养生穴,赶紧收藏哦
在人体经脉上一共有个穴位,如果加上经脉之处的穴位,那么身上的穴位会达到上千个,我们不可能将这些穴痊都了解一遍,只要了解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个穴位就好。
下面的10个常用的养生要穴,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养生防病
1.明目醒脑穴:风池穴
功能:
A.清心明目
B.清热散风
C.通窍活络
主治:脑血栓、脑震荡、脑膜炎、健忘、癫痫、精神病、偏正头痛、失眠、眩晕、甲状腺机能亢进,落枕、青光眼、夜盲症、视神经炎、视网膜炎、鼻炎、咽炎、高血压、耳鸣、疟疾、耳聋等
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对于头部的一些风病,利用风池都可以很好的解决,按揉风池穴和周围的肌肉,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的缓解颈椎病,头痛,或者因为长时间低头而导致的颈部疲劳,并且在工作间隙,适当的按摩风池穴,能够提高醒脑,消除疲劳。
风池穴和其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也可以很好帮助我们治疗眼部疾病,对于治疗近视也有很好的效果!
2.养胃穴:中脘穴
功能:
A.能调脾胃、
B.能降逆化滞。
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主治: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汤、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胃不好的人可以适当的按摩中脘穴,中脘穴在腹部,离胃部很近,如果出现急性胃刺痛,可以按压中脘穴,10秒一循环,按压、松开、如此反复,3-5分钟就可以缓解!慢性胃病患者也可以选择按揉中脘穴,能够帮助消化,健脾益胃。
3.补肾固元穴:关元穴
功能:
A.培根固元
B.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C.补虚固本。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主治: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经常的按揉关元穴能够帮助我们补充肾气,男性经常按揉关元穴,能够缓解肾虚腰酸等情况,女性经常按揉关元穴能够帮助缓解很多妇科疾病,我们在按揉关元穴之前,可以先搓热手掌,掌心对准腹部的关完穴做揉搓的动作,由轻到重,感觉发热为止!
4.养护心脏穴:内关穴
功能:
A.能理气活血
B.能安神定志
主治: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隔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
经常的按揉内关穴有助于我们的血气畅通,可以保护心脏,用大拇指垂直按压,每次大约3分钟左右,直到局部感觉酸麻即可。除此之处,内关穴对于缓解头疼,啜子疼,腰部疼痛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内关穴也是比较常见的急救穴位之一,当病人突发心脏病的时候,让病人平躺,并配合按压内关穴,能够缓解疼痛。
5.清热止痛穴:合谷穴
功能:
A.清热解表
B.疏筋散风,通降肠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热镇痛。
主治:感冒、咳嗽、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分裂症;肠炎、痢疾、痔疮、小儿脱肛、牙痛、鼻炎、鼻出血;扁桃腺炎、结膜炎、耳聋、急性肩风湿、五指痉挛、难产、麻疹、多汗、失语症等。尤其对感冒后引起的头痛治疗效果更佳。
合谷穴被称之为虎口穴,适当的按揉合谷穴,能够镇痛清热,对于缓解面部疾病非常的有效果,当出现头痛发烧,上火牙疼都可以按压合谷穴来进行缓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胀为宜。效果不错。
6.舒筋活络穴:阳陵泉穴
功能:
A.通筋活络
B.疏经利节
C.清热利胆
主治: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关节、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腓神经麻痹、脉管炎、类风湿、腰痛等病。也是治疗肝胆疾病的要穴,对肝炎、胆囊炎、黄胆的治理作用也较好。同时还对高血压、癫痫、遗尿、脚气等病有治疗作用。
经常的按揉阳陵泉穴位,对于缓解肩膀周围疼痛有很好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缓解乳房胀痛,两肋胀痛,肋间神经痛等,效果都非常不错。
7.全能穴:足三里
功能:
A.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B.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
C.提高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主治: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
足三里是全能养生穴位,在民间就存在“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俗语,经常的按揉足三里,对于治疗慢性肠胃疾病,心血管疾病都有很好的作用,并且适当的按压足三里还可以缓解疲劳。
8.安神健体穴:涌泉穴
功能:
A.清脑醒神
B.安神定志
C.清热散风
对此穴经常拔罐,可以导引肾经虚火及上焦浊气下行,并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可以降血压,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及浮肿的作用。
主治:休克、昏迷、眩晕、中暑、健忘、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癔病、小儿惊风;脑出血、功能性瘫痪、功能性失语、面部痉挛、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炎、扁桃腺炎、咽炎、咳嗽、鼻衄、黄疸、胃痛、水肿、阳痿、腰痛、膝关节痛、胸痛、视力减退、麻疹、疝气等。
涌泉穴是肾经之首,经常的按揉涌泉穴,能够帮助我们补肾健脾,补气益血,还可以帮助神经衰弱的人调理睡眠,每天洗脚后,用双手大拇指搓两足底涌泉穴10分钟左右,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9.解腰背酸痛穴:委中穴
“腰背委中求”主要就是指如果出现腰背酸痛不适的时候,我们可以按揉委中穴来进行缓解,因为按压委中穴可以通畅腰背气血,但是我们还需要注意,如果是肾虚引起的腰痛,我们还是要以补肾为主。
10.滋阴养颜穴:三阴交
三阴交一直被称为女人的穴位,因为经常的按揉这个穴位,可以帮助保养女性的子宫和卵巢,可以养颜美容,让皮肤变得更加光滑水嫩,并且每天坚持按揉三阴交,还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但是一定要注意,孕妇不适合按揉三阴交,因为三阴交具有调畅人体气血运转的作用,按揉时,将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1分钟左右,停歇后再揉。
如何艾灸
灸字,火上久,就是说,艾灸时间短了,不行。
湿寒的人往往会长一层厚厚的脂肪保护自已,在那厚厚的脂肪上灸等于是隔着棉被烤冰棍,会外焦里嫩,所以要掌握窍道,第一个窍道就是神阙穴,那是做艾灸最好的地方。
古人做艾灸,就是一个仪式,跟上香一样,很专注,很虔诚,所以做艾灸要全神贯注,把你的气、意、心神都聚在一块,灸的时候,身体会感到渗透,很舒服。
什么时间艾灸最好?
根据灸的部位,有些人做艾灸后,会眼睛干,嗓子疼,兴奋得睡不着觉,这种人最好晚上别做,既然艾灸是鼓舞阳气,就趁着白天做,早上做最好。
只能晚上做的话,灸肚脐之下部位,别在肚脐以上或肚脐上灸,这种热容易沿冲任脉上来,上来之后就会睡不着觉。
切记:艾灸尽量在晚上10点之前完成。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