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湿性心肌炎 > 饮食调理 > 男子在南湖夜跑后离奇死亡跑步,不是死了 >
男子在南湖夜跑后离奇死亡跑步,不是死了
今天,看到一男子南湖夜跑离奇死亡的事件,原因竟然是……
事件回顾7月10日晚11点左右,南宁市27岁小伙子小温到南湖夜跑,他以碧湖路为起点,绕着南湖跑了一圈之后,身体突然出现不适,于是马上向朋友打了一个求助电话。
网络图
据朋友口述,小温当时在电话里说“我快要死了,赶紧过来救我”,然后就陷入了半梦半醒的状态。
但不幸的是,因为运动过量,小温7月11号凌晨4时抢救无效过世了。
小温的哥哥说了,弟弟平时体格健壮,没有什么重大病史,绕南湖跑步也保持着一个月4次左右的习惯。让家里人想不通的是,像再普通不过的跑步怎么会夺走了小温年轻的生命呢?由于小温去世太过突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家人想通过他随身带的手机,找到一些他生前的遗言或者未了的心愿。遗憾的是小温的手机在他当晚拨打完求救电话以后就离奇地丢失了,为了这个手机,一家人几乎把南湖找了一遍也没有收获。
网络图
这种猝死不光发生在夜跑族身上,就在10天前,一位20岁的上海女大学生在健身房中运动时,在静息状态下突然倒地,现场人员即刻对其进行心肺复苏,随后经由送入该院,经抢救最终不幸身亡。
网络图
每个人每天状态都是不一样的,状态不好时,稍微降低一点点的强度,锻炼者们要总结自己的疲劳程度,不宜过度疲劳。
所以即使是常年锻炼的你,也一定要注意适量运动!适量运动!适量运动!不要再坚持“死了都要跑”啦!
网络图
作为间歇性减肥一族的小编,经常想起来了就出去跑跑步,还经常搏猛跑个十几二十圈,企图自我催眠第二天就会瘦!
然而,像这种久不运动,突然剧烈运动的方式,也是非常不科学的,不仅减不了肥,还有可能产生让你生不如死的病痛……
网络图
前不久一则新闻写道,一位福州大学生小刘参加完学校的跑步体能测验,感觉四肢酸痛、全身无力。一天后,他发现自己小便颜色加深了,很黄,身体乏力酸痛,这才觉察到自己的身体可能出现了问题,医院就诊。
经检查,小刘肌酸激酶是正常值的十倍,被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俗称“肌肉溶解”,这是肌肉细胞膜被破坏,使得肌肉细胞中的内容物被释放到血液中,引起人体肌肉酸痛乏力、酱油尿等不适反应。
网络图
而这种伤害是不可逆的!肌肉细胞膜撕裂后,无法自我修复,只有新的细胞再生后,才能修复,完成肌肉的功能。其实这个病并不十分可怕,但可怕的是引起并发症——肾衰竭。25%的“横纹肌溶解症”,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不及时诊治,可危及生命。
网络图
其实夜跑除了猝死外,还可能发生多种意外。例如:
一、在年5月11日,一位在德国德绍市上学的中国女留学生晚上外出跑步,被住所附近一对20岁的德国夫妻前侵害,女留学生随即死亡。
二、年10月14日晚,33岁的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舞蹈老师吕某从家中外出锻炼失踪,次日手机在离家3公里外的渭河公园内被人捡走,最后确定为被人杀害
夜跑作为我们这些上班一族的主要运动方式,除了我们要注意运动过量问题外,还有很多的细节方面需要做到,而不是一想到要运动就走。因为这毕竟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为了健身而运动的夜跑。我们的想法都是在保证人生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健身运动。
所以,,请不要为了“死了都要跑”“死了都要减肥”的想法,而勉强自己的身体、不注意安全就因为跑。不然会造成我们难以承受的后果,而后悔莫及。
咨询建议记者咨询医生了解到,在跑步猝死的案列中,剧烈的跑步运动后人体出现病毒性心肌炎、恶性心率失常、颅脑血管畸形、动脉瘤是最常见的致死原因。如今夜跑、周末约跑、团体长跑已经成为运动健身的新风尚,为了避免因跑步出现意外,资深的跑友以及医生给跑步人群提了一点建议。
南宁“享跑团”管理员黄达友:精神萎靡不振,或者说对今天(要跑步)来说,不感兴趣了,提不起兴趣不想去跑了,这个都是一个典型的过量的表现。(身体)已经反映出来不希望这样的运动了,如果他按照计划今天是怎么跑就是怎么跑,没有听听听身体的反映,就比较容易出问题多一点。
网络图
南宁“享跑团”成员许健:(长跑)之前的话你首先要经常跑步,然后锻炼好自己储备一下自己的体能。然后跑之前那几天你要休息好,然后吃好一点就是这方面,有医院体检一下。
网络图
广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沈印:特别是老年人,如果合并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这种病人他的运动量是要控制的。夜跑,或者是高强度运动,或者是大量出汗这方面运动,我们还是不建议的。
小编当然不希望这些是发生会我们的身上,但为了我们能安全健康的运动,而不是死了都要跑,总结了一些夜跑的注意事项。
1、新人要循序渐进
一些新加入长跑锻炼的跑友,很多人往往凭热情,想跑多少就跑多少。这样很容易积累疲劳或受伤,或许会慢慢就会对跑步失去兴趣。
所以,建议大家要循序渐进,即最近很舒服地跑过的最长距离是5公里,那么下次要跑的最长距离不要超过6公里。若单次最长跑步距离要超过15公里,那么下次要跑的最长距离最好不要超过16.5公里。
网络图
2、跑步要持之以恒
一些跑友不能坚持跑步,跑几天,歇几天,这样就达不到跑步要求的效果。长跑最重要的要点在于心肺功能,为什么新人跑步,即使跑得不快,都会出现跑一会就气喘吁吁情况,这就是心肺功能欠缺的原因。
所以一般来说,每周至少要跑三次或以上,才能让心肺功能逐步提高。
网络图
3、跑步不要过量并要控制强度(速度)
跑步需要坚持和循序渐进,但也有个量的限度。
建议,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减肥、改变生活习惯的跑友,每周运动量在20到30公里之间。每公里速度在6分到7分钟之间。
网络图
对于想提高运动成绩的跑友来说,夏天每周运动量在40公里左右即可。每周四次,平均每次10公里,若周末跑10公里到15公里,那么平常工作日跑的三次可以少于10公里。
以上说的20、30、40公里周运动量,指经过循序渐进后达到的跑量,新人应该从周运动量15公里开始起步。
网络图
4、跑步之前一定要热身
跑步之前,一定要慢跑1公里左右,然后进行技术性、柔韧性、协调性、平衡性方面的身体拉伸、动作,来进行热身活动,这个时间一般需要20分钟到半小时。然后再跑步。
5、跑步最好约伴跑
夏天跑步,出现中暑的几率比较高,另外跑公路、跑山路等,存在跌倒摔伤的风险,因此最好约伴跑步,万一有个什么事情,好照应。
网络图
6、集体跑步要有专门的人照看行李
若集体召集跑步,需要安排专人照看衣物等物品。建议每位跑友,除了随身穿的衣服、携带更换的衣物、饮水饮料之外,最好不要带贵重物品。
7、选择较好的场地跑步
选择能够绕圈的或者折返来回跑的地点,例如,田径场,公园,车辆极少的公路路段等。
场地跑的好处是:(1)饮水饮料放在集合点,方便补水;(2)若身体不适,可以随身停止休整;(3)照看衣物物品的事情,大家可以轮流做,即跑得少的人,可以安排先跑后看东西或先看东西后跑步。
网络图
8、时刻警惕自己身体的反应
夏天跑步的大敌是中暑。一方面大家要循序渐进,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大家要时刻警惕自己身体的反应,假如一旦出现有点迷糊、神志有点不清,那么就要赶快停下来,到阴凉的地方,或者尽量迎风走动,并即使补水,降低体温。
有的跑友,身体可能存在自己不知道的潜在病因,一旦身体体温过热或中暑,还会引起潜在病因的爆发。
网络图
9、跑步要留神周围情况
跑步的时候很容易会开小差或者思考晚餐吃什么,但是留意周围的环境对你来说也很重要。提高警觉可以避免意外的发生,尤其是在黑暗处,人很难分辨出人和物体。
网络图
10、沿着熟悉的线路跑晚上并不是探索偏僻小路或者开发一条跑步新路线的好时机。坚持沿着你平日的路线一直跑到终点。你能记得沿途的每一棵树,拐角处和建筑物的位置。不过,也别每天跑同一条线路,说不定会有不速之客跟踪到你的行踪。选一些你感觉跑得舒适的路线,有规律地换一下来跑。
网络图
11、携带身份证明跑步带个驾照或者身份证放在你的口袋里都行,如果应急人员需要确定你就的身份或者需要联系你的亲人,这将会很有用。
网络图
12、逆向车流跑步逆着行车方向跑步能让驾驶员清楚地看到车前有人在跑步,而且还能让跑步者本人看到迎面行驶过来的车辆,以防你需要做出自救反应。
如果可以的话,避免在高峰时段出来跑步,路上车辆少一点,你跑起来更轻松。如果车的灯光会让你看不到东西,那就要戴个帽子或者面罩。
13、带上手机去跑步在紧急关头,一个手机能够通过特殊app跟踪软件来定位你所在的位置,或者给某人电话。在手机上安装免费的bSafe的app,只要按一个按键,软件就会向指定的朋友发出一个紧急信息。对方可以回复并且在地图上找到你的位置。
你也可以下载一个免费的RoadID的app,它允许在智能手机锁机的状态下仍然能发出紧急联系信息。它还有个额外的功能叫eCrumb,通过GPS来追踪跑步者,允许朋友和家人在你锻炼的时候跟踪。
网络图
14、跑步时别戴耳机要是你必须听音乐,那只能戴一边耳机,留着一个耳朵来听人和车的声音。根据马里兰医疗中心大学去年的一项研究,在过去6年里,行人戴着耳机出车祸的数字增长了3倍.更严重的是,70%的事故中,跑步者或者行人不治身亡。15、穿发光的或者亮色衣服跑步最近,市面上出现了大量专门为夜跑准备的反光跑步装备。头戴个照明灯能够照亮道路,同时还能警示过往车辆。网络图
最后,小编弱弱地提醒一句:跑友们,千万不要抱着“死了都要跑”的心态了。
为了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健康着想,请转告给她们一起注意、一起监督吧。
-End-
出品:南宁人新媒体
图片、信息来源网络、广西新闻频道、新闻在线、当代生活报、厦门乐跑
编辑:黑月
南宁人整合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商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