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湿性心肌炎 > 饮食调理 > ACC丨心衰治疗新机制,VICT >
ACC丨心衰治疗新机制,VICT
研究设计
VICTORIA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研究,在全球42个国家开展,共纳入例NYHA心功能II~IV、左室射血分数(LVEF)<45%、接受标准治疗、近期因心衰恶化住院或需要静脉输注利尿剂、BNP或NT-proBNP升高的高危慢性心衰患者。这些患者中很多存在HFrEF,很多已接受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患者按1:1随机分为两组,在指南推荐的治疗之外,接受维利西呱(目标剂量10mg/d)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复合事件,次要终点包括首发和复发心衰住院总数、全因死亡或首发心衰住院、全因死亡。平均随访10.8个月。
图1.试验设计。
重要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7岁,女性占24%左右,其他基线特征如表1所示。
表1.患者基线特征
结果显示,维利西呱组35.5%的患者、安慰剂组38.5%的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HR0.90,95%CI0.82~0.98,P=0.02),绝对事件减少4.2/患者-年。
图2.主要终点。
以上两组中,分别有27.4%和29.6%的患者因心衰住院(HR0.90,95%CI0.81~1.00),分别有16.4%和17.5%的患者出现心血管死亡(HR0.93,95%CI0.81~1.06),均无明显差异。
图3.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
以上两组中,分别有30.9%和37.9%的患者出现全因死亡或因心衰住院复合终点(HR0.90,95%CI0.83~0.98,P=0.)。
图4.全因死亡或心衰住院复合终点。此外,在安全性方面,维利西呱比安慰剂更容易引起症状性低血压(9.1%vs.7.9%,P=0.12)和晕厥(4.0%vs.3.5%,P=0.30),更常引起贫血(7.6%vs.5.7%)。两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当(32.8%vs.34.8%)。维利西呱组未出现电解质或肾功能不良事件。
临床意义
VICTORIA研究表明,在减少心血管死亡或心衰住院复合终点、首发或复发心衰住院方面,维利西呱的效果优于安慰剂,降幅达10%。两组对全因死亡没有明显差异。至于安全性方面,维利西呱10mg安全且耐受良好。此外,受试者对指南指导下的心衰治疗和随访依从性良好。
图5.维利西呱增强sGC活性、改善心肌和血管功能机制。
研究者称,这项最新结果表明,维利西呱通过增强cGMP通路,开创了心衰新的治疗靶点,减少绝对主要事件4.2/患者-年。此外,维利西呱使用方便,每日一次,安全有效,耐受良好,且不需要监测肾功能或电解质。基于上述结果,维利西呱有望为近期病情恶化的慢性心衰患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