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风湿性心肌炎 > 饮食调理 > 手足口病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
手足口病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一)发病机制
通过呼吸道或消化道进入体内,侵入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及周围淋巴细胞中停留和增殖。当增殖到一定程度,病毒侵入局部淋巴结,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此时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可从各种体液中分离到病毒,具有传染性。病毒经血液循环侵入网状内皮组织淋巴结、肝脾、骨髓等处大量繁殖.并再次进入血液循环导致第二次病毒血症.此时机体可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EV71具有嗜神经性,侵犯外周神经末梢后沿轴突逆行至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直接感染引起细胞病变以及间接免疫损伤机制而致病。一般情况下柯萨奇病毒A组不引起细胞病变,故症状多较轻;而柯萨奇病毒B组、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引起细胞病变,可表现为严重病例。
(二)病理解剖
皮疹或疱疹是手足口病特征性组织学病变。光镜下表现为表皮内水疱.水疱内有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碎片;水疱周围上皮有细胞间和细胞内水肿;水疱下真皮有多种白细胞的混合型浸润。电镜下可见上皮细胞内有嗜酸性包涵体。
脑膜脑炎、心肌炎和肺炎是手足口病的三个严重并发症。脑膜脑炎表现为淋巴细胞性软脑膜炎,脑灰质和白质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局灶性出血和局灶性神经细胞坏死以及胶质反应性增生。心肌炎表现为局灶性心肌细胞坏死,偶见间质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肺炎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淋巴细胞浸润.肺泡损伤.肺泡内出血和透明膜形成.可见肺细胞脱落和增生,有片状肺不张。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外科学妇产科学急症处理诊断学老年护理实践指南养老护理员基础护理技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